以私害公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sī hài gōng
基本解释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出处《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
暂未找到成语以私害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私害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顾一切 |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
作恶多端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
出卖灵魂 | 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他们竟妄想用这一张纸充当贺国威的卖身文契,要他出卖灵魂,出卖自己终生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自己的母亲——中国共产党。” |
暮云春树 |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分寸之末 | 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
行同狗豨 | 战国·宋·墨翟《墨子·耕柱》:“伤矣哉!言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
钻火得冰 | 《法苑珠林》第69卷:“窃闻声调响顺,形直影端,未见钻火得冰,种豆得麦。” |
黜羡遗华 | |
剧秦美新 | |
金铺屈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