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海的成语故事


排山倒海

拼音pái shān dǎo hǎi

基本解释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处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暂未找到成语排山倒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排山倒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相提并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班香宋艳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早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中年浩气,流成苏海韩潮。”
乏善足陈 《追求》:“正所谓贱体粗安,乏善足陈。”
片甲不归 《平鬼传》第六回:“不如俺先杀向前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杀他一个片甲不归,方知俺的厉害。”
催命鬼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不一时,催命鬼领了几个弟男子侄来到庙前。”
文采风流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清·恽敬《同游海幢寺记》:“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
齑盐自守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四川成都府一秀士司马长卿,双名相如,自父母双亡,孤身无倚,齑盐自守。”
蟠桃胜会
吞炭为哑
杞梓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