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私害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详细解释
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义重而恩轻,则不~。◎宋·秦观《白敏中论》
百科解释以私害公是中国汉语里的成语,解释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成语以私害公发音yǐsīhàigōng出处1《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出处2《左传·文公六年》示例义重而恩轻,则不~。★宋·秦观《白敏中论》成语故事:楚白公在危难中,庄之善辞别母亲准备去代替楚白公去死,快要到朝廷上,庄三次不敢下车,身边人问他如果害怕就可以回去。庄说:“害怕是我的私事,为君主去死是公事,君子是不会以私害公的。”于是毫不犹豫去替死
出处《韩诗外传》卷一:“楚白公之难,有庄之善者,辞其母,将死君……比至朝,三废车中。其仆曰:‘子惧,何不反也?’曰:‘惧,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闻君子不以私害公。’遂往死之。”
例子义重而恩轻,则不以私害公。宋·秦观《白敏中论》
基础信息
拼音yǐ sī hài gōng
注音一ˇ ㄙ ㄏㄞˋ ㄍㄨㄥ
感情以私害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以私废公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收视反听(意思解释)
- 碎骨粉尸(意思解释)
- 知止不殆(意思解释)
- 装模作样(意思解释)
- 同气连枝(意思解释)
- 百废备举(意思解释)
- 日异月殊(意思解释)
- 行之惟艰(意思解释)
- 旁指曲谕(意思解释)
- 匿影藏形(意思解释)
- 胜读十年书(意思解释)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意思解释)
- 闭门羹(意思解释)
- 刚肠嫉恶(意思解释)
- 清清静静(意思解释)
- 清都紫府(意思解释)
- 囊中羞涩(意思解释)
- 令行如流(意思解释)
- 怡颜悦色(意思解释)
- 大煞风景(意思解释)
- 鲜有其比(意思解释)
- 惜字如金(意思解释)
- 贪如饕餮(意思解释)
- 心力娇脆(意思解释)
- 黄胖日头(意思解释)
- 因利制权(意思解释)
※ 以私害公的意思解释、以私害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落井下石 |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
千里迢迢 |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程非常遥远。 |
焦唇干舌 | 见“焦唇干舌”。 |
眩碧成朱 | 比喻颠倒是非。 |
饮水曲肱 | 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
不讳之门 |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撅天扑地 | 形容尽量搜括。 |
立身行道 | 道:政治主张和思想。指修养自身,奉行道义。 |
炙肤皲足 | 皮肤晒焦,足部冻裂。形容农民耕作的辛苦。 |
谛分审布 | 仔细察看分布状况。 |
存亡继绝 | 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
扼喉抚背 | 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
金淘沙拣 | 从沙里淘拣金子。比喻写作时琢词炼句。 |
天灾人祸 | 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
十手争指 | 谓人如有不善,众人则争相指责。语本《礼记 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
龙威燕颔 | 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
鹘入鸦群 | 鹘:同“隼”,一种凶猛的大鸟。比喻骁勇无敌。 |
菜蔬之色 | 比喻人们在饥荒年景度日所显现的营养不良的脸色。 |
尺寸之柄 | 柄:权力。指尺寸长大小的权力。比喻微小的权力。 |
东补西凑 |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同“东挪西凑”。 |
膏腴之壤 | 膏腴:土地肥沃;壤:土地。指土地肥沃富饶的地区。 |
得意自鸣 | 鸣:表达。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 |
三迁之教 |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矫矫不羣 | 卓异出众。 |
麋鹿闲人 | 喻自由闲散不求仕进的人。 |
万缘俱净 | 指一切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