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节把钺的成语故事


杖节把钺

拼音zhàng jié bǎ yuè

基本解释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权力的象征;钺:古代兵器。指皇帝授予权力,掌握很大的兵权。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


暂未找到成语杖节把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杖节把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往古来今 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恋新忘旧 《群音类选·八声甘州·闺情》:“从他别后,杳无半纸音书,多应他恋新往旧,撇得我一日三餐如醉痴。”
饮气吞声 南朝·梁·任孝恭《为汝南王檄魏文》:“关东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沦芜,室家颠殒,饮气吞声,志申雠怨。”
跬步千里 《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出何典记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边韶》:“但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九梁朝冠
鹤补朝服
蝇趋蚁附
单丁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