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巢而出的成语故事


倾巢而出

拼音qīng cháo ér chū

基本解释倾:尽;倾巢:意指巢中一个也不剩。整窝的鸟儿全出来。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贼兵倾巢而来,必是抵死厮拼、我将何策胜之?”


暂未找到成语倾巢而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倾巢而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目瞪口呆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一传十,十传百 宋 陶彀《清异录 丧葬义疾》:“一传十,十传百,展转无穷,故号义疾。”
东走西撞 《四游记·华光闹东岳庙》:“闻你不是好人,东走西撞,无事不为,今来我东岳庙则甚。”
身单力薄 柯云路《衰与荣》:“嗳,年轻人,你们怎幺瞎挤?夏平站在后面护他,身单力薄,也护不住。”
捧腹轩渠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蓟子训传》:“儿识父母,轩渠笑悦,欲往就之。”
邪不犯正 唐·刘束《隋唐嘉话》中卷:“臣闻邪不犯正,若使咒臣,必不得行。”
潜心关注
铢积丝纍
不拘绳墨
罢战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