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典刑的成语故事

拼音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基本解释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出处宋 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暂未找到成语明正典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明正典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条入叶贯 | 汉·王充《论衡·薄葬》:“通人知士,虽博览古今,窥涉百家,条入叶贯,不知审知。” |
超世拔俗 | 《西湖佳话·灵隐诗迹》:“自从这亭子造了,游人都要到亭子上息足片时,说些超世拔俗的话。” |
岗头泽底 | 唐 元稹《去杭州》:“骏骨凤毛真可贵,岗头泽底何足论。” |
蓬生麻中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擗踊拊心 | 汉·扬雄《元后诔》:“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 |
鼻孔撩天 | 宋陆游《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嶔崎磊落 | |
誓书铁券 | |
市贾不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