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大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详细解释
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先生之文如~,发达九地,黄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宋·陆九渊《语录下》
百科解释词语:黄钟大吕huángzhōngdàlǚ解释: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1、成语“黄钟大吕”:典出《周礼注疏》卷二十二〈春官宗伯·大司乐〉。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后遂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2、词语“黄钟”:中国古代乐律。3、人物“大吕”:当代诗人。
出处《陆九渊集 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例子洞箫牧笛的丝竹音乐,我们固然喜欢,但我们更喜欢黄钟大吕的交响音乐。
基础信息
拼音huáng zhōng dà lǚ
注音ㄏㄨㄤˊ ㄓㄨㄥ ㄉㄚˋ ㄌㄩˇ
繁体黄鐘大吕
正音“钟”,不能读作“zōng”。
感情黄钟大吕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
辨形“黄”,不能写作“王”。
近义词洪钟大吕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天壤之别(意思解释)
- 谋臣武将(意思解释)
- 玉山倾颓(意思解释)
- 取信于人(意思解释)
- 心所谓危(意思解释)
- 去本就末(意思解释)
- 贪多嚼不烂(意思解释)
- 呶呶不休(意思解释)
- 宁缺勿滥(意思解释)
- 巴高望上(意思解释)
- 人事代谢(意思解释)
- 书空咄咄(意思解释)
- 偏三向四(意思解释)
- 阴阳易位(意思解释)
- 韬光灭迹(意思解释)
- 贪求无已(意思解释)
- 肘腋之忧(意思解释)
- 以眼还眼(意思解释)
- 游光扬声(意思解释)
- 追悔不及(意思解释)
- 洽博多闻(意思解释)
- 掩口胡卢(意思解释)
- 越人肥瘠(意思解释)
- 车马辐辏(意思解释)
- 尤云殢雨(意思解释)
- 捶楚求罪(意思解释)
- 厘奸剔弊(意思解释)
※ 黄钟大吕的意思解释、黄钟大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七十二变 | 变化多端的策略、手法和方法。 |
晴空万里 | 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
百端待举 | 端:头;头绪;待:等待;举:举办;做。很多事情要兴办。 |
造因结果 | 谓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
木心石腹 | 犹木人石心。 |
窝囊气 | 憋在心里的不能说或不愿说的怨气。 |
先得我心 | 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
白山黑水 |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
鼎新革故 | 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掉旧的,建立拳的。 |
旁摇阴煽 | 到处暗中煽动。 |
呼天叩地 | 见“呼天抢地”。 |
时日曷丧 | 表示誓不与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极点。 |
杀伐决断 | 伐:进攻。泛指处事作出决断的能力。 |
世情如纸 | 世情:世态人情。社会上人情像纸一样薄。 |
守正不挠 | 形容为人、做事坚守正道而不屈从。 |
风尘表物 |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世俗生活。超越世俗的特出人物。 |
摇吻鼓舌 |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泛指卖弄口才。 |
三番四覆 | 番:次;覆:反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
嚎啕大哭 | 大声哭叫。 |
受夹板气 | 夹在中间受气,两头不讨好。 |
衣不解结 | 指不脱外衣。形容辛勤侍奉,致使不能脱衣安睡。 |
忧郁而终 | 无疾而终wújí’érzhōng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 |
二十八舍 | 即二十八宿。 |
耆寿耇老 | 长寿老人。 |
起根发脚 | 方言。从头至尾;原原本本。 |
酒浇垒块 | 指以喝酒的方式来消解心中的忧愁。 |
多可少怪 | 表示程度轻。犹差少。 |
爱之如宝 | 敝:破;屐: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