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树蚍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详细解释
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应变若机张,马策元驹,车抗螳螂,撼树蚍蜉,更分遣随营相向。◎清·洪楝园《后南柯·伐檀》
百科解释【成语】撼树蚍蜉【注音】hànshùpífú【释义】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用法】作宾语;指自不量力者【结构】偏正式【年代】古代【英语】ananttryingtoshakeatree-ridiculouslyoverratingoneself【近义词】蚍蜉撼树【同韵词】化民成俗、名门旧族、民情土俗、燔书阬儒、与古为徒、复公折足、入国问俗、归真反璞、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跑江湖
出处唐·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例子应变若机张,马策元驹,车抗螳螂,撼树蚍蜉,更分遣随营相向。(清 洪楝园《后南柯 伐檀》)
基础信息
拼音hàn shù pí fú
注音ㄏㄢˋ ㄕㄨˋ ㄆ一ˊ ㄈㄨˊ
繁体撼樹蚍蜉
感情撼树蚍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自不量力者。
近义词蚍蜉撼树
英语an ant trying to shake a tree-ridiculously overrating oneself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不忙不暴(意思解释)
- 语焉不详(意思解释)
- 人心涣漓(意思解释)
- 泾渭不分(意思解释)
- 忙投急趁(意思解释)
- 矜功伐能(意思解释)
- 赤膊上阵(意思解释)
- 恩深义重(意思解释)
- 惬心贵当(意思解释)
- 冠盖如云(意思解释)
- 来日正长(意思解释)
- 老迈龙钟(意思解释)
- 莫须有(意思解释)
- 万丈深渊(意思解释)
- 梦想神交(意思解释)
- 贵不凌贱(意思解释)
- 眼饧耳热(意思解释)
- 析辩诡辞(意思解释)
- 惊风怒涛(意思解释)
- 傍柳随花(意思解释)
- 恣睢自用(意思解释)
- 蓬闾生辉(意思解释)
- 竦然起敬(意思解释)
- 目之所及(意思解释)
- 蜣郎转丸(意思解释)
- 蚓窍蝇鸣(意思解释)
- 花烛红妆(意思解释)
※ 撼树蚍蜉的意思解释、撼树蚍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拨乱为治 | 犹拨乱反治。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独行其是 | 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
哀鸿遍野 | 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
心腹之言 | 藏在心里轻易不说的真心话 |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
怀璧其罪 | 怀:怀藏。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
展翅高飞 | 形容鸟展开翅膀向高空飞去,也可以比喻事业的兴旺发达或人才高度发展。 |
构怨连兵 | 构:结成;连兵:交战。指因结怨导致战争。 |
矢力同心 | 齐心合力。 |
矫邪归正 | 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
猛虎下山 | 形容勇猛而迅速 |
楚歌之计 | 《汉书·高帝纪下》:“扞刘邦呴围羽垓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知尽得楚地,羽与数百骑走,是以兵大败。”后因用“楚歌之计”谓攻心之术。 |
退让贤路 | 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
超然象外 |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详星拜斗 | 祭拜星斗。道教仪式之一。以此驱妖疗疾。 |
千秋万世 | ①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②婉言帝王之死。 |
耸动听闻 | 耸:通“悚”,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
气竭声澌 | 见“气竭声嘶”。 |
星桥火树 | 火树:火红的树。形容灿烂绚丽的焰火或灯火。 |
元恶未枭 | 元恶:首恶;枭:悬头示众。指首恶没有受到惩治。 |
随车甘雨 | 见“随车致雨”。 |
难伸之隐 | 隐:隐衷,隐情。隐藏在内心深处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小道大成 | 小道:儒家称礼乐外的学说或技艺。虽是小技艺,却能取得大成就。 |
送旧迎新 | 旧:原来的;从前的。原指送旧官;迎新官。泛指一般的送走旧的;迎接新的。 |
留犂挠酒 | 《汉书·匈奴传下》:“昌猛與單于及大臣俱登匈奴諾水東山,刑白馬,單于以徑路刀金留犂撓酒,以老上單于所破月氏王頭爲飲器者共飲血盟。”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徑路,匈奴寶刀也。金,契金也。留犂,飯匕也。撓,和也。契金著酒中,撓攪飲之。”用宝刀“徑路”、饭匕“留犂”搅酒,作血盟之饮,是汉时汉与匈奴间订盟的一种仪式。后以“留犂撓酒”谓汉族王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统治者订立和约。宋王安石《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留犂撓酒得戎心,繡袷通歡歲月深。”宋秦观《送林次中奉使契丹》诗:“留犂撓酒知胡意,尺牘貽書見漢情。” |
引经据礼 | 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
亡国之主 | 亡国时的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