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萧曹避席萧曹避席的意思
xiāocáo

萧曹避席



萧曹避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萧曹:指汉高祖的丞相萧何、曹参;避席:起立离座,表示敬意。连萧何、曹参都要对他肃然起敬。比喻政治才能极大,超过前人。

详细解释

出处《旧唐书 李德裕传论》:“语文章,则严、马扶轮;论政事,则萧、曹避席。”


基础信息

拼音xiāo cáo bì xí

注音ㄒ一ㄠ ㄘㄠˊ ㄅ一ˋ ㄒ一ˊ

繁体蕭曹避蓆

感情萧曹避席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政绩显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萧曹避席的意思解释、萧曹避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古已有之 古代就已经有了。
三从四德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余钱剩米 有剩余的金钱与大米。形容生活富裕。
大气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形容气势盛大。
夏虫疑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鼓唇摇舌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取巧图便 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
卓尔不群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飞鸿踏雪 鸿:大雁。大雁踩过的雪地。比喻往事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亦作“雪泥鸿爪”、“飞鸿印雪”、“飞鸿雪爪”。
大题小作 将磊韪写成小文章。比喻把重大问题当作小事情来处理。
挟天子以征四方 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
发上冲冠 犹言发上指冠。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修辞立诚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朝东暮西 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秽语污言 秽:污浊,肮脏。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尊俎折冲 语本《晏子春秋·杂上十八》:“仲尼闻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后以“尊俎折冲”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
随寓而安 见“随遇而安”。
妄谈祸福 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
执两用中 指做事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
坏裳为裤 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裤,指军装。后以之代指从军。
不可匹敌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更胜一筹 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指技艺或技能比较起来,比别人更好一些。
善模善样 形容模样和善。
谢康乐体 南朝宋谢灵运的诗体。
一差两误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同“一差二误”。
诗礼簪缨 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讥而不征 在关卡、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