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至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印度人对我国的尊称。摩诃﹐犹言大。
详细解释
古代印度人对我国的尊称。摩诃,犹言大。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当此东北数万餘里,印度所谓摩訶至那国是也。”亦称“摩訶震旦”。《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贞观十五年……帝命云骑尉梁怀璥持节慰抚,尸罗逸多惊问国人:‘自古亦有摩訶震旦使者至吾国乎?’皆曰:‘无有。’戎言中国为摩訶震旦。”
基础信息
拼音mó hē zhì nà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笑处藏刀(意思解释)
- 一见如故(意思解释)
- 战战兢兢(意思解释)
- 围点打援(意思解释)
- 混淆视听(意思解释)
- 渐至佳境(意思解释)
- 进禄加官(意思解释)
- 聪明能干(意思解释)
- 卑躬屈节(意思解释)
- 骇龙走蛇(意思解释)
- 桑榆暮景(意思解释)
- 破题儿第一遭(意思解释)
- 呼牛作马(意思解释)
- 龙举云兴(意思解释)
- 贫贱之交(意思解释)
- 红日三竿(意思解释)
- 拨云睹日(意思解释)
- 不少概见(意思解释)
- 朽棘不彫(意思解释)
- 忠实心诚(意思解释)
- 投刃皆虚(意思解释)
- 星桥火树(意思解释)
- 错臂左衽(意思解释)
- 九尾狐狸(意思解释)
- 疏眉朗目(意思解释)
- 羽觞随波(意思解释)
- 玉楼银海(意思解释)
※ 摩诃至那的意思解释、摩诃至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不失时机 | 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
归真反璞 | 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
非池中物 | 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
卸磨杀驴 | 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
送佛送到西 |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
四肢百骸 |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水火不兼容 |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兼容。 |
积雪封霜 |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
乔松之寿 | 乔、松: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乔和赤松子。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 |
发迹变泰 | 发迹:由隐微而得志显达;泰:通畅,得意。指由卑微而得志显达,命运变坏为好。 |
康强逢吉 | 康强:安乐强健;逢吉:遇到吉利。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子孙吉利。 |
遗芬剩馥 | 比喻前人留下的精美文章。 |
龙跳虎卧 |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
对床风雨 | 同“对床夜雨”。 |
触目骇心 | 触目:眼睛看到;骇:震惊。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震动。 |
买爵贩官 | 犹言买官鬻爵。 |
三榜定案 | 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
莫余毒也 | 再也没有人威胁、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认为谁也不能伤害我。 |
昼想夜梦 | 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②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 |
旱魃为灾 | 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怪物。指发生旱灾。 |
郑昭宋聋 | 比喻情况不同。 |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 形容了解的情况不全面。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为裘为箕 | 用以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
康衢之谣 | 称歌颂盛世之歌为“康衢谣”。 |
嘉谋善政 | 嘉:美,善。形容高明的计谋和让人称道的政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