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三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日高三竿;天已大亮;时候不早了;也作“日上三竿”。
出处《南齐书 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日晕。”
例子我笑你个殢酒色的东坡,直睡到红日三竿,恁时节懂。(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
基础信息
拼音hóng rì sān gān
注音ㄏㄨㄥˊ ㄖˋ ㄙㄢ ㄍㄢ
繁体紅日三竿
正音“竿”,不能读作“gǎn”。
感情红日三竿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状语;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辨形“竿”,不能写作“杆”。
近义词日出三竿、日高三丈
反义词半夜三更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参差不齐(意思解释)
- 无所作为(意思解释)
- 徒托空言(意思解释)
- 箭在弦上(意思解释)
- 倒打一瓦(意思解释)
- 逐影吠声(意思解释)
- 聚米为山(意思解释)
- 无旧无新(意思解释)
- 离蔬释屩(意思解释)
- 凭几据杖(意思解释)
- 气焰嚣张(意思解释)
- 口燥唇干(意思解释)
- 奋发蹈厉(意思解释)
- 回天乏术(意思解释)
- 晨钟暮鼓(意思解释)
- 钩爪锯牙(意思解释)
- 兴兴头头(意思解释)
- 玉圭金臬(意思解释)
- 同堂兄弟(意思解释)
- 冲冠眦裂(意思解释)
- 雪月风花(意思解释)
- 慢条丝礼(意思解释)
- 不服水土(意思解释)
- 做针挽线(意思解释)
- 掷心卖眼(意思解释)
- 独见之明(意思解释)
- 彫虫篆刻(意思解释)
- 薄赋轻徭(意思解释)
※ 红日三竿的意思解释、红日三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钟馗捉鬼 | 钟馗:传说中打鬼的神。钟馗抓住小鬼。比喻清除坏人。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余音:音乐的余味;绝:断。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 |
待兔守株 |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
小德出入 | 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
雕虫小艺 | 犹言雕虫小技。 |
云龙鱼水 | 如同云与龙,鱼与水一样。比喻君臣相得。 |
叨陪末座 | 叨:谦词,受到(好处);陪:奉陪;末座:席中最后的座位。这是受人宴请的客气话。 |
鞍马劳倦 |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
观者如山 | 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
一年到头 | 整年,从头到尾经过。 |
丽句清辞 | 见“丽句清词”。 |
使嘴使舌 | 搬弄口舌。 |
欢迸乱跳 | 形容活泼、欢乐之极。 |
着书立说 |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
妖妖娆娆 | 指女性娇艳美好或有诱惑感 |
新愁旧憾 | 新增的忧愁苦闷和旧有的悔恨遗憾。 |
德浅行薄 | 行:德行、品行。指品德、操行浅薄。 |
佯狂避世 | 佯:假装。假装疯狂以回避世人。 |
瞠目伸舌 | 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
踏步不前 | 在原地踏步,没有前进。比喻事情没有进展。 |
趁哄打劫 | 犹言在混乱中劫掠。 |
吹篪乞食 | 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
螺髻梵志 | 相传古印度梵天王留顶发﹐结成螺形﹐称为螺髻。梵志多效作螺髻﹐故称螺髻梵志﹐或称编发梵志。梵志﹐古印度'外道'出家者的通称。 |
蟠藤亲眷 | 方言。指关系较远的亲戚。 |
杀人如爇 | 形容随意杀人 |
累棋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