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觞随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注酒于觞,浮于流水,随波传送。为古代上巳日游宴之俗。
详细解释
谓注酒于觞,浮于流水,随波传送。为古代上巳日游宴之俗。
《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每惟洛宴”李善注引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束晳对武帝曰:‘昔周公卜洛邑,因流水以汎酒,故逸诗曰:羽觴随流波。’”《晋书·束晳传》亦载此事,引诗作“羽觴随波”。明杨慎《兰亭会》:“昔周公营邑,三月上巳日会百官于洛水之上,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有云:‘羽觴随波。’今日虽非洛邑,惟愿羽觴随波。”
基础信息
拼音yǔ shāng suí bō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泥塑木雕(意思解释)
- 忆苦思甜(意思解释)
- 身先士卒(意思解释)
- 放任自流(意思解释)
- 绕梁三日(意思解释)
- 巾帼英雄(意思解释)
- 闭门酣歌(意思解释)
- 忍辱含垢(意思解释)
- 安如太山(意思解释)
- 赤身裸体(意思解释)
- 短斤缺两(意思解释)
- 推贤乐善(意思解释)
- 阿党比周(意思解释)
- 应答如响(意思解释)
- 计穷虑尽(意思解释)
- 寸心千古(意思解释)
- 披肝露胆(意思解释)
- 追驷不及(意思解释)
- 拈花摘草(意思解释)
- 食不充肠(意思解释)
- 悔罪自新(意思解释)
- 予取予夺(意思解释)
- 二二虎虎(意思解释)
- 精唇泼口(意思解释)
- 一扫无遗(意思解释)
- 凤寡鸾孤(意思解释)
- 耳食不化(意思解释)
※ 羽觞随波的意思解释、羽觞随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一心一意 |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
投笔从戎 | 指读书人放弃文化工作参军入伍。投:扔掉。 |
荒淫无度 | 荒淫:指贪恋酒色;无度:没有节制。酗酒淫乱;没有节制。 |
败兴而归 |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 |
道尽途穷 | 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
峭论鲠议 | 指议论严正刚直。 |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骨瘦如豺 | 见“骨瘦如柴”。 |
龙肝凤髓 |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
先斩后奏 | 斩:杀头;奏: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
牢什古子 | 指讨厌的东西。 |
浮文巧语 | 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
至圣至明 | 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
另辟蹊径 | 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 |
坦腹东床 | 旧作女婿的美称。 |
不声不吭 | 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 |
朝观夕览 | 朝:早晨。早晨看晚上也看。形容对宝贵的东西爱不释手。 |
咬得菜根 | 旧指安贫守道。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 |
蟠天际地 | 蟠:遍及;际:到。指从天到地无所不在。形容气势博大。 |
食不充肠 | 见“食不充饥”。 |
祸及池鱼 | 犹殃及池鱼。比喻无辜波及而受害。 |
摩砺以须 | 见“摩厉以须”。 |
要啥有啥 | 什么都不缺。 |
渭城三叠 | 即《渭城曲》 |
勿剪之惠 | 白白得到的好处。 |
玩物溺志 | 玩物丧志wánwù-sàngzhì[ridingahobbysapsone’swilltomakeprogress;excessiveattentiontotraviasapsthewill]玩弄无益之器物易于丧失意志,贻误大事照这一说,那些不载道的文人就是玩物丧志。——朱自清《论严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