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之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详细解释
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乃今穴居名彥,大夫垂访,诸君感~,邕邕焉,锵锵焉。夫亦行古之道也。◎明·张居正《〈玉林清赏诗〉序》
百科解释成语,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出自《易·中孚》。
出处《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
例子乃今穴居名彥,大夫垂访,诸君感鸣鹤之应,邕邕焉,锵锵焉。夫亦行古之道也。明·张居正《〈玉林清赏诗〉序》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hè zhī yīng
注音ㄇ一ㄥˊ ㄏㄜˋ ㄓ 一ㄥ
繁体鳴鶴之應
感情鸣鹤之应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魑魅魍魉(意思解释)
- 十里洋场(意思解释)
- 窥窃神器(意思解释)
- 有利有弊(意思解释)
- 矢口狡赖(意思解释)
- 付东流(意思解释)
- 去杀胜残(意思解释)
- 言必信,行必果(意思解释)
- 雕楹碧槛(意思解释)
- 铜墙铁壁(意思解释)
- 顺天应人(意思解释)
- 遗风余象(意思解释)
- 连畴接陇(意思解释)
- 谏尸谤屠(意思解释)
- 人生在世(意思解释)
- 饱眼福(意思解释)
- 众所共知(意思解释)
- 一岁载赦(意思解释)
- 吹竹调丝(意思解释)
- 匠石运斤(意思解释)
- 饔飧不给(意思解释)
- 音问两绝(意思解释)
- 缚舌交唇(意思解释)
- 轩车载鹤(意思解释)
- 以夜继朝(意思解释)
- 挑拨是非(意思解释)
- 一尘不受(意思解释)
- 跑马占荒(意思解释)
※ 鸣鹤之应的意思解释、鸣鹤之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气势磅礴 |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
沧海桑田 |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
不懂装懂 |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
急竹繁丝 | 见“急管繁弦”。 |
其验如响 | 验:效果;响:回声。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 |
灵心慧齿 | 天资聪慧,口齿伶俐。 |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
说死说活 | 任凭如何说法。 |
说来道去 | 指众说纷纭。 |
头一无二 | 唯一,只有一个。 |
以升量石 | 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 |
披霄决汉 | 冲出霄汉。 |
万古常新 | 万古:千年万代。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 挈瓶:汲水用的小瓶。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比喻慎其所有,忠于职守。 |
白恰青衫 | 白恰:尖顶无檐的白布帽;青衫:青色袍衫。指没有取得功名的士人。 |
桀逆放恣 | 桀:凶暴;逆:违背;放恣:放纵。形容凶暴任性。 |
肆意横行 | 肆意: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亦作“肆虐横行”。 |
张本继末 | 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
磊落跌荡 | 磊落:形容胸怀坦白;跌荡:超然而无所拘忌。胸怀坦白,行为无所拘忌。 |
堕甑不顾 | 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
设下圈套 | 引诱人受骗上当。 |
窜端匿迹 | 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
三从兄弟 | 同高祖所出的兄弟。 |
皡天上帝 | 犹天帝。 |
三翮六翼 | 九鼎的别名。 |
滑不唧溜 | 滑不唧溜huábujīliū〈方〉∶形容非常滑。地面打了蜡,滑不唧溜的。 |
一切有情 | 佛教指一切众生。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为众生。 |
阳九之阸 | 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