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之应的成语故事

拼音míng hè zhī yīng
基本解释《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出处《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
暂未找到成语鸣鹤之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鸣鹤之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揭不开锅 |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常揭不开锅。” |
遍地开花 | 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队……总之,这两三天是遍地开花。” |
一无可取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来这俗物,一无可取,都只管来缠帐,几乎错认了。” |
自知而不自见 | 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经》:“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
飘藩坠溷 | 清·王韬《淞隐漫录·三十六鸳鸯谱》:“韵兰,未识其人,似以良家而误堕风尘者。飞絮落花,飘藩坠溷,亦殊可惜已。” |
谭虎色变 | 明·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有光生长穷乡,谭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 |
大烹五鼎 |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吃的是大烹五鼎,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却是心窝儿里头常做个天人的战场。” |
邀功希宠 | 明·王琼《双溪杂记》:“苟以迎驾为名,自可邀功希宠。” |
淮阴平楚 | |
日短夜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