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问两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详细解释
音讯断绝,不通书信。也作「音问杳然」。
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造》:“后楚卒,元方护丧居江陵,数年间,音问两绝。”
基础信息
拼音yīn wèn liǎng jué
注音一ㄣ ㄨㄣˋ ㄌ一ㄤˇ ㄐㄩㄝˊ
繁体音問兩絶
感情音问两绝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音问杳然
反义词音问相继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利欲熏心(意思解释)
- 大言欺人(意思解释)
- 暴跳如雷(意思解释)
- 挟山超海(意思解释)
- 婆娑起舞(意思解释)
- 人所共知(意思解释)
- 片纸只字(意思解释)
- 刚克柔克(意思解释)
- 炮龙烹凤(意思解释)
- 日亲日近(意思解释)
- 染翰成章(意思解释)
- 探赜钩深(意思解释)
- 九流三教(意思解释)
- 千真万真(意思解释)
- 人给家足(意思解释)
- 有其父必有其子(意思解释)
- 快步流星(意思解释)
- 衔哀致诚(意思解释)
- 辨如悬河(意思解释)
- 高枕不虞(意思解释)
- 躬先表率(意思解释)
- 龙翔凤翥(意思解释)
- 垂头塌翅(意思解释)
- 衣绣夜行(意思解释)
- 异口同辞(意思解释)
- 題名鄉會(意思解释)
- 淹滞措大(意思解释)
- 恛惶无措(意思解释)
※ 音问两绝的意思解释、音问两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纶满腹 | 经纶:原指整理蚕线;理丝为经;编丝为纶;统称为经纶。引申为规划治理。比喻人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也形容人很有学问。 |
寿终正寝 | 寿终:活到老死;正寝:旧式住房的正屋。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
同心同德 |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
谬想天开 | 形容想法非常荒谬。 |
寅吃卯粮 |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
早出暮归 | 见“早出晚归”。 |
载歌且舞 | 见“载歌载舞”。 |
惟命是听 | 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 |
禁乱除暴 | 禁:制止;乱:混乱;暴:强暴。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 |
万户千门 | 指众多人家。也形容屋宇深广。 |
明见万里 | 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
百花争艳 |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
见雀张罗 | 比喻设圈套诱骗。 |
腹心之疾 | 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
浮来暂去 | 喻来去无定。 |
咿咿呀呀 | 物体转动或摇动的声音,小儿学语或低哭声,也指鸟叫声。 |
敲山震虎 | 见“敲山振虎”。 |
冤家宜解不宜结 | 指应该化解矛盾而不是深化矛盾。 |
遗闻逸事 | 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
攻城夺地 | 攻:攻打,进攻。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
鞋弓袜小 | 指旧时妇女小脚。 |
微察秋毫 |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
邈若河山 | 同“邈若山河”。 |
消患未形 | 消:消除;形:显露。在祸患尚未显露之前就予以消除。 |
勒索敲诈 | 勒索:强行索取财物。利用别人的把柄或自己的权势,以威胁强迫手段向人索取财物。 |
闲杂人等 | 指与工作无关的人员。 |
神清气全 | 清:清越。心神清越,元气充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