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龙争虎斗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
伐功矜能 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俗不可耐 庸俗得使人受不了。俗:庸俗;耐:忍受。
把薪助火 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方骖并路 犹并驾齐驱。
零碎不全 指细碎不周全的事物等。
牛皮大王 牛皮:指虚套的话。指会吹嘘而不干实事的人。
鹊垒巢鸠 同“鹊巢鸠居”。
根生土长 当地出生长大。也指世代居住。
锱铢必较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鸠工庀材 庀:准备;具备。招集工匠;准备材料。
德薄任重 薄:轻微。德行不足,责任重大。
发宪布令 犹发号施令。
画饼充饥 画个饼子以解饥饿。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惠。也比喻借空想安慰自己。
腹热心煎 形容心中焦急。
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摘胆剜心 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人模人样 生得像是人的模样。
动中肯綮 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禹行舜趋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时移势易 指时代、情势等都已发生变化。
束修自好 犹言束身自修。
油煎火燎 形容痛苦或焦灼。
衹树有缘 衹树:佛教语,给孤独园的略称;缘:缘分。与佛法有缘分。
三谏之义 《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厮迤厮逗 犹迤逗。挑逗,勾引。
同道相益 志向相同,意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