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三谏之义三谏之义的意思
sānjiànzhī

三谏之义



三谏之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详细解释

指事君之正道。

三谏之义[sānjiànzhīyì]

    指事君之正道。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百科解释三谏之义,指作为人臣,在君主有过失,国家有危亡的时候应该站出来进谏。如果建议不被接受,就一再进谏。但是,进谏人遇到刚愎自用的君主,不但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这种情况下,进谏人就不必坚持了。

    出处《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

    例子东汉·王充《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谏之义,令将检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jiàn zhī yì

    注音ㄙㄢ ㄐ一ㄢˋ ㄓ 一ˋ

    繁体三諫之義

    感情三谏之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谏之义的意思解释、三谏之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地丑德齐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善贾而沽 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踏床啮鼻 啮:咬。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形容强词夺理,力图狡辩。
千金买笑 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冥行盲索 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千里莼羹 千里湖里莼菜做的汤,味道鲜美,不必用盐豉做调味品。泛指有地方风味的土特产。
淫言狎语 见“淫言媟语”。
欢欢喜喜 指十分高兴与愉悦。
蹈矩循规 遵守规矩。
衣香人影 衣服上的香气,人的影子。写女性的气息形体。
人强马壮 军队和马匹都很强状。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
三台八座 泛指高官重臣。
生米作成熟饭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苍蝇附骥尾 骥:千里马。苍蝇附在千里马的尾上。比喻依靠他人的名望而出名。
僭赏滥刑 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公不离婆 老公不离开老婆。形容关系密切。
才大心细 才:才能。才能很高,思考细密。
膏粱锦绣 同“膏粱文绣”。
楚歌四面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深藏远遁 遁:隐去。藏身于深密之处,远远地离开人群。指避世隐居。
遗风馀习 见“遗风馀俗”。
掳袖揎拳 掳:挽;揎:拳打。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有害无益 有坏处没有好处。
拍案称奇 奇:特殊的。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撢啧索隐 犹言探赜索隐。
一合再离 谓将军事文书一分为三,陆续寄送,以期保密。
蛇眉鼠眼 形容人的长相丑恶,心术不正。
龙跃虎卧 龙跃凤鸣lóngyuè-fèngmíng如龙腾跃,如凤和鸣。比喻才气纵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