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三谏之义三谏之义的意思
sānjiànzhī

三谏之义



三谏之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详细解释

指事君之正道。

三谏之义[sānjiànzhīyì]

    指事君之正道。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百科解释三谏之义,指作为人臣,在君主有过失,国家有危亡的时候应该站出来进谏。如果建议不被接受,就一再进谏。但是,进谏人遇到刚愎自用的君主,不但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这种情况下,进谏人就不必坚持了。

    出处《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

    例子东汉·王充《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谏之义,令将检身自敕,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jiàn zhī yì

    注音ㄙㄢ ㄐ一ㄢˋ ㄓ 一ˋ

    繁体三諫之義

    感情三谏之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谏之义的意思解释、三谏之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在此一举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集思广益 集:集中;思:思想;广:扩大;益:好处。集中群众的意见和智慧;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指集中众人的思想和智慧;广泛吸收好的意见。
行色匆匆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蒹葭倚玉树 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诚心正意 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燋金烁石 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稳扎稳打 稳稳当当;有把握地作战。也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经一事,长一智 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无胫而至 犹无胫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
悬珠编贝 悬:吊挂。悬挂的明珠,编排整齐的贝壳。形容人眼睛明亮美丽和牙齿洁白整齐。
欺世乱俗 乱:迷惑。欺骗世人,破坏习俗。
偎干就湿 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谓幼儿溺床,母亲宁可以身就湿,使小儿卧处常干。
天理昭然 天理:天道。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谑而虐 谑:开玩笑;虐:侵害,伤害。开玩笑近于伤害人。
庞眉白发 庞:通“尨”,杂色。眉毛头发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向明而治 向明:天将亮;治:治理。天刚亮就开始治事。形容勤于政事。
顾盼自豪 见“顾盼自雄”。
日月跳丸 跳丸:跳滚的弹丸。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觊觎之志 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指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祸福同门 谓祸福皆人自取。
省役薄赋 省:减少;赋:税。减轻徭役和赋税,施行仁政。
停瞋息怒 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不大对头 有了问题,出了毛病,指有失调的迹象。
雝雝喈喈 1.和谐。2.鸟和鸣声。
望白署空 谓为官者只署文牍不问政务。
市井庸愚 城镇中无知的平民商贾,形容唯利是图的小人。
如出一轨 两种言论或行为完全一样。
懒不自惜 懒惰而不知自加爱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