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斗筲之人斗筲之人的意思
dǒushāozhīrén

斗筲之人



斗筲之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详细解释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臣虽~,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

百科解释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与弟子讨论修身之事。他说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好,分“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三类,“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例子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


基础信息

拼音dǒu shāo zhī rén

注音ㄉㄡˇ ㄕㄠ ㄓ ㄖㄣˊ

繁体鬥蕱之人

正音“筲”,不能读作“xiāo”。

感情斗筲之人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含贬义。

近义词斗筲之器、斗筲之辈

反义词宽宏大量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斗筲之人的意思解释、斗筲之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珍藏密敛 敛:收起。非常珍重,严严实实地收藏起来。
狐听之声 指冰下水流之声。
三人成虎 城里本没有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城里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传播;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怒火冲天 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饮泣吞声 泣:无声的哭;吞声:不敢出声。不敢放声大哭。
如履如临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后以“如履如临”形容做事极为小心谨慎。
恬淡无欲 心境清静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
先意承旨 先意:超先想到;承旨:遵从意旨。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上级意图,极力奉承。
五体投地 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
拨乱之才 拨:治理。平定乱世、能使天下恢复安定的人才。
招风惹雨 见“招风惹草”。
长江天险 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耍笔杆子 用笔写作,玩弄文字。
鼎食鸣钟 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百足之虫,至断不僵 百足:虫名,马陆,多足虫;僵:倒。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人穷嘴碎 人越是穷苦越是说话啰嗦。
风流酝藉 风流:风度,标格。形容人风雅潇洒,才华横溢。也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痛心绝气 形容悲愤到极点。
半间半界 ①不彻底,不深透。②不明确。③犹言不上不下。④谓平庸。
奋武扬威 振奋勇气,施展威风。
研幾探赜 幾:隐微,事物苗头;赜:幽深。研讨隐微深奥的学问。
斩头沥血 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心若寒灰 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緑文赤字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符瑞。谓江河所出图箓皆为绿色,或用朱书刻于石碑上,故云。
黄头室韦 唐代北方一部落名。
铁脚诡寄 指明代浙江富民为逃避徭役而将田产假托在亲邻﹑佃仆名下的一种手段。
丝毫不差 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毁节求生 指败坏自己的操行和名声,苟且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