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国殄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辱国殃民”。
详细解释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同“辱国殃民”。
百科解释【出处】《春秋明经·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他日西鄙之伐,辱国殄民,果谁之所致乎!”【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明·刘基《春秋明经》:“他日西鄙之伐,辱国殄民,果谁之所致乎!”
基础信息
拼音rǔ guó tiǎn mín
注音ㄖㄨˇ ㄍㄨㄛˊ ㄊ一ㄢˇ ㄇ一ㄣˊ
繁体辱國殄民
感情辱国殄民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辱国殃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决胜于千里之外(意思解释)
- 物是人非(意思解释)
- 拜倒辕门(意思解释)
- 万万千千(意思解释)
- 倚势凌人(意思解释)
- 厮敬厮爱(意思解释)
- 不惜血本(意思解释)
- 阿党比周(意思解释)
- 罗织罪名(意思解释)
- 拿糖作醋(意思解释)
- 通才练识(意思解释)
- 安安分分(意思解释)
- 嗳声叹气(意思解释)
- 死无所名(意思解释)
- 养痈成患(意思解释)
- 有典有则(意思解释)
- 丰烈伟绩(意思解释)
- 终身之丑(意思解释)
- 逞凶肆虐(意思解释)
- 还年卻老(意思解释)
- 碌碌庸庸(意思解释)
- 嫌其过简(意思解释)
- 黑咕咙冬(意思解释)
- 啰里啰唆(意思解释)
- 折首不悔(意思解释)
- 识知无字(意思解释)
- 伤化虐民(意思解释)
- 盲者失杖(意思解释)
※ 辱国殄民的意思解释、辱国殄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反哺之私 |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
苍黄翻覆 | 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里通外国 | 里通:暗中勾结。与国外反动势力暗中勾结;盗卖本国的情报或国家利益。 |
迥然不同 | 迥然:差距很大的样子。大不相同;相差太远。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
鸿爪留泥 | 同“鸿爪雪泥”。 |
龚行天罚 |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
争猫丢牛 | 比喻贪小失大。 |
唯吾独尊 | 见“唯我独尊”。 |
眉语目笑 | 指以眉目传情。 |
举无遗算 | 举:提出;算: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 |
鳌掷鲸吞 | 比喻文辞气势磅礴,跌宕起伏。亦作“鳌掷鲸呿”。 |
人生如梦 | 人生就好象一场梦。比喻世事无定,生命短促。亦作“人生若梦”。 |
面朋口友 | 谓非真诚相交的朋友。 |
一接如旧 | 犹言一见如故。 |
开心见胆 | 见“开心见诚”。 |
搴旗虏将 | 搴:拔取;虏:俘获。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山寒水冷 |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
铄金毁骨 | 比喻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 |
立少观多 | 指略一作为而影响很大。 |
临机辄断 | 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 |
匠石运金 | 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 |
张眼露睛 | 谓瞪着眼睛说瞎话。 |
穷极其妙 | 形容极其美好。 |
曹衣出水 | 1.北齐·曹仲达、唐·吴道子都善画佛像,曹笔法稠叠,而衣带紧窄;吴则笔势圆转,而衣带飘举,故后人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参阅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2.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 |
笑青吟翠 | 欣赏、吟咏山水。 |
党同妬异 | 犹言党同伐异。 |
张扬其事 |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同“张大其词”。 |
目瞪口噤 | 意思是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