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筲之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dǒu shāo zhī rén
基本解释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暂未找到成语斗筲之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斗筲之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志同气合 |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第四卷:“逢原每不乐补之所为,而墨花实不逮,唯长于平远,遇志同气合者始为作之。” |
逢机遘会 | 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宋纪》:“谋取者,逢机遘会,阳施阴设,而人莫觉,宋主祖是也。” |
莫须有 | 《宋史 岳飞传》:“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
半丝半缕 | 清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内忧外侮 |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九十九回:“霸踞关中卅二年,如何豆釜竟相煎!内忧外侮侵寻日,莫怪姚宗不再延。” |
任其自然 | 宋 周密《齐东野语 小儿疮痘》:“大要在固脏气之外,任其自然耳。” |
以辞取人 |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充其辩。孔子曰:‘ ……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
分家析产 | 《文汇报》1984.9.19:“周善腾想:‘现在社会上因分家析产引起矛盾激化的事例很多,这起纠纷若不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
言若悬河 | 《北史·裴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时人不能致诘。”参见“口若悬河”。 |
糜烂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