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百科解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例子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注音ㄓˇ ㄓ ㄑ一ˊ ㄕㄢ,ㄅㄨˋ ㄓ ㄑ一ˊ ㄦˋ
繁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感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贬义词。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一知半解
反义词了如指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以一当十(意思解释)
- 巷尾街头(意思解释)
- 董狐直笔(意思解释)
- 远举高飞(意思解释)
- 杖节把钺(意思解释)
- 矫情饰貌(意思解释)
- 骑鹤上维扬(意思解释)
- 茕茕孤立(意思解释)
- 鸮心鹂舌(意思解释)
- 捏一把汗(意思解释)
- 指天说地(意思解释)
- 夜光之璧(意思解释)
- 一岁载赦(意思解释)
- 寸心如割(意思解释)
- 撮土为香(意思解释)
- 林寒洞肃(意思解释)
- 月下花前(意思解释)
- 蹙国丧师(意思解释)
- 出豕败御(意思解释)
- 切齿咬牙(意思解释)
- 视微知著(意思解释)
- 独出一时(意思解释)
- 誉过其实(意思解释)
- 美衣玉食(意思解释)
- 秦昭盟夷(意思解释)
- 辞鄙意拙(意思解释)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意思解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过犹不及 | 事情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指做事要恰如其分。 |
神气十足 |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
无人之地 | 见“无人之境”。 |
东观续史 | 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 |
一言两语 | 为数不多的几句话。 |
金钗钿合 | 金钗:妇女的首饰;钿合:装珠宝的盒子。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定情信物。指华美的首饰。 |
果如所料 | 果:果真。事实果真和所预料到的一样。形容料事如神。 |
飞云掣电 |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乌烟瘴气 | 乌:黑。瘴气:南方的林中的湿热空气。原指环境污染。多比喻环境嘈杂;秩序混乱;风气不正或社会黑暗。 |
发科打诨 | 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
论今说古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
执而不化 | 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
足音空谷 | 比喻难得的人物或言论。 |
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牛毛:比喻多;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学的人很多,学成的人极少。形容要学业有成极不容易。 |
愁海无涯 | 涯:边际。忧愁像无边的大海一样。形容十分悲愁 |
三番四覆 | 番:次;覆:反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
宵旰焦劳 | 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
推究根源 | 推究:推求论究。推求根本,论究来源。 |
牍背千金 | 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
八人大轿 | 旧时高官等乘用的一种八个人抬的大轿子。 |
潺潺溶溶 | 波光荡漾貌。 |
啰巷拽街 | 犹言骂街。 |
云彻雾卷 | 犹言烟消云散。 |
失声痛哭 | 因为过度悲痛而痛哭。 |
取友必端 | 形容选择朋友必须是品行端正的人。 |
平康正直 |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
良史之才 | 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 |
鼻坍嘴歪 | 形容脸部伤势严重或人长得很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