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一不知其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它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详细解释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仅知事物的一部分,而不知其他的部分。指对事情缺乏澈底的了解,未能有全面的认识。
宋˙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明˙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夫人,你知其一,不知其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岂可陷亲于不义?或作知其一不达其二、知其一未睹其二。
出处宋 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例子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qí yī bù zhī qí èr
注音ㄓ ㄑ一ˊ 一 ㄅㄨˋ ㄓ ㄑ一ˊ ㄦˋ
感情知其一不知其二是贬义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反义词知根知底
英语know only one aspect of a thing
俄语не иметь полного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把薪助火(意思解释)
- 满脸生花(意思解释)
- 雄视一世(意思解释)
- 比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说梅止渴(意思解释)
- 两厢情愿(意思解释)
- 话中带刺(意思解释)
- 扼腕抵掌(意思解释)
- 书符咒水(意思解释)
- 刺刺不休(意思解释)
- 鹿裘不完(意思解释)
- 不怀好意(意思解释)
- 巧不可阶(意思解释)
- 止循资序(意思解释)
- 疏亲慢友(意思解释)
- 翠消红减(意思解释)
- 理正词直(意思解释)
- 原形毕露(意思解释)
- 积习成常(意思解释)
- 当场献丑(意思解释)
- 引入歧途(意思解释)
- 柳眉凤眼(意思解释)
- 颛顼之虚(意思解释)
- 人烦马殆(意思解释)
- 乘敌不虞(意思解释)
- 病僧劝患僧(意思解释)
- 百里之命(意思解释)
※ 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意思解释、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英雄所见略同 |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
血光之灾 | 迷信指有被杀的灾祸,。 |
军不血刃 | 兵器上没有血。谓未交锋就取得胜利。 |
枕戈坐甲 | 以戈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备不懈,时刻准备战斗。 |
舳舻千里 | 舳:船尾;舻:船头;舳舻: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形容船多,首尾相接,千里不绝 |
生死予夺 | 〖释义〗生:让人活;死:处死;予: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 |
说地谈天 | 天上地下,无所不谈。形容话题广泛或巧于言辞。 |
稂不稂莠不莠 | 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没出息。 |
百般刁难 | 百般:指采取多种手法;刁难;故意给人为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
打家劫盗 | 劫:抢夺。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 |
左支右吾 | 《宋史·李邴传》:“(敌)然后由登莱泛海窥吴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窥江池,以出吾右,一处不支则大事去矣。原预讲左支右吾之策。”原谓左右抵拒,引申谓多方面穷于应付。 |
镜圆璧合 | 比喻圆满。 |
若明若暗 | 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
一念之差 | 差:差错。一个念头的差错。 |
骚人雅士 | 同“骚人墨客”。 |
后巷前街 | 巷:胡同。指四处的街坊居民。 |
丁是丁,卯是卯 |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
挟细拿粗 | 挟:挟制;拿:刁难。比喻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
青云万里 | 比喻前程远大。 |
不急之务 | 务:事务。不紧迫的事务。 |
高下在口 | 犹言信口雌黄。 |
孝子顺孙 |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
诡变多端 | 诡变:狡诈多变;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
形影单只 | 只有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没有同伴。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蕞尔小邦 | 小国;小城邑。 |
蚁封盘马 | 围棋、象棋等棋类比赛中,一局未终,因临时性原因(如休息、进餐等)而暂停。 |
一日而白 | 并日而食bìngrì’érshí隔几天才能吃一天的饭,形容生活窘困之极 |
文业砚田 | 砚田: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旧指以文墨为生的读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