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儒硕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耆:老;硕:大。盛德高年的儒者。
详细解释
年老德高望重的儒者。元史˙卷一七三˙崔彧传:四曰翰苑亦颂阿合马功德,宜博访南北耆儒硕望,以重此选。亦作耆儒硕德、耆儒硕老。
百科解释【名称】耆儒硕望【拼音】qírúshuòwàng【解释】耆:六十岁以上的人。指年高德重的儒者。【出处】汉·扬雄《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抢其书而远逊。”【事例】四曰翰苑亦颂阿合马功德,宜博访南北~,以重此选。★《元史·崔彧传》
出处《元史·崔彧传》:“宜博访南北耆儒硕望,以重此选。”
基础信息
拼音qí rú shuò wàng
注音ㄑ一ˊ ㄖㄨˊ ㄕㄨㄛˋ ㄨㄤˋ
繁体耆儒碩朢
感情耆儒硕望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德高的老年人。
近义词耆儒硕老、耆儒硕德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绿林大盗(意思解释)
- 学以致用(意思解释)
- 舞弊营私(意思解释)
- 城府深沉(意思解释)
- 前所未有(意思解释)
- 恶籍盈指(意思解释)
- 窃钩窃国(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意思解释)
- 金尽裘弊(意思解释)
-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意思解释)
- 知难而行(意思解释)
- 胸中丘壑(意思解释)
- 香娇玉嫩(意思解释)
- 山吃海喝(意思解释)
- 一面之缘(意思解释)
- 披缁削发(意思解释)
- 长才广度(意思解释)
- 法无二门(意思解释)
- 纵横弛骋(意思解释)
- 蒸沙作饭(意思解释)
- 弃旧换新(意思解释)
- 知文达礼(意思解释)
- 欱野歕山(意思解释)
- 蹠狗吠尧(意思解释)
- 因人废言(意思解释)
- 言约理辨(意思解释)
- 情深一网(意思解释)
- 干戈满眼(意思解释)
※ 耆儒硕望的意思解释、耆儒硕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白首同归 |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
没头没脑 | 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 |
谋及庶人 | 谋:计谋,商议;庶人:百姓。与老百姓商量国家大事。比喻广泛征求意见 |
壁立千仞 | 形容岩石高耸。 |
厕身其间 | 指某件事自己参与在内。 |
欺良压善 | 欺:欺负。欺压善良的人。 |
紫芝眉宇 | 为称颂人德行高洁之词。 |
雕蚶镂蛤 | 指精致而好吃的食物。 |
怕痛怕痒 | 比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
远愁近虑 | 形容过多的忧虑。 |
天资卓越 | 非常优秀的天资。 |
七损八益 | 谓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 |
横行直撞 | 任意奔走,毫无顾忌。 |
半三不四 | 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
行而世为天下法 | 行:所作所为;法:效法。言行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世人作学习榜样。 |
长恶不悛 | 指长期作恶,不肯悔改。 |
优游自如 | ①悠闲适意,无拘无束。②犹言从容不迫。 |
连舆接席 | 行并车,止同席。形容亲密友爱。 |
买上告下 | 贿赂上司,央告下人。 |
锻炼罗织 | 锻炼:形容对判罪的文辞很有研究;罗织:虚构种种罪名,对无辜者加以诬陷。指罗织罪状,故意陷人于罪。 |
赴东海而死 | 赴:往,去。跳进东海淹死。形容决心很大。 |
临危不挠 | 挠:屈,折。遇到危险时并不屈服。形容英勇坚贞。 |
神谋妙策 | 策:计策。神妙莫测的计策。 |
两两相望 | 比喻亲人或爱侣间互相期盼张望的神情。 |
烟簑雨笠 | 亦作'烟蓑雨笠'。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
贪财无厌 | 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 |
窥闲伺隙 | 暗中观察,准备伺机采取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