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靖言庸违靖言庸违的意思
jìngyányōngwéi

靖言庸违



靖言庸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详细解释

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此乃欺罔天听,~,当伏共兜之诛,以清唐虞之治。◎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四状》

百科解释指言语巧饰而行动乖违。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伤害阴阳,为国家忧,无承用诏书之意,靖言庸违,象龚滔天。”

例子此乃欺罔天听,靖言庸违,当伏共兜之诛,以清唐虞之治。宋·司马光《辞知制诰第四状》


基础信息

拼音jìng yán yōng wéi

注音ㄐ一ㄥˋ 一ㄢˊ ㄩㄥ ㄨㄟˊ

繁体靖言庸違

感情靖言庸违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言行不一。

近义词言行不一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靖言庸违的意思解释、靖言庸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风风火火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捭阖纵横 捭阖,开合。纵横,合纵和连横的简称。以辞令探测、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与争取的手段。
附炎趋热 比喻趋附时贵权势。
洋洋自得 犹言洋洋得意。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转湾抹角 见“转弯抹角”。
目无三尺 不把法制放在眼里。形容违法乱纪,胡作非为。三尺,指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
萧规曹随 萧何定下的政策规章制度;曹参全盘继承。借指后人沿袭前人遗制。萧:萧何;西汉初年丞相;规:规矩;规章;曹:曹参;萧何死后;继任丞相;随:跟随;沿袭。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形容有钱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体。
焚巢荡穴 比喻彻底摧毁。
攻城夺地 攻:攻打,进攻。攻打城市,掠夺土地。
含垢纳污 垢、污:脏垢;污秽。心里忍受着羞耻和污辱。本指国君应当有容忍耻辱和诬枉的气度。后指有容忍耻辱的度量;也转用以形容秽恶聚集之处;或包容坏人坏事。
奋发向上 精神振作,情绪高昂
高深莫测 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无法推测。形容摸不准;度量不得。莫:不。测:估测。
详星拜斗 祭拜星斗。道教仪式之一。以此驱妖疗疾。
直道事人 事:侍奉,服侍。正直无私地对待别人。
再造之恩 再造:再生。象救了自己性命那样大的恩德。
汉人煮箦 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怙终不悔 见“怙终不悛”。
疏疏朗朗 稀疏。
高尚娴雅 文雅、优美的动作与才艺。
击钟鼎食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遁迹藏名 犹言隐居不出。
叠石为山 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蛇子蛇孙 比喻盘曲似小蛇的松枝。
博望烧屯 三国时,刘备依于刘表,在博望坡与夏侯惇对敌,暗设伏兵,自烧屯伪遁,夏侯惇追来中计,损兵十万,被称为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事见《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纪》。后演为诸葛亮火攻夏侯惇,如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所写。
一溜鞭光 方言。形容行动迅速而连续。
麻姑掷豆 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