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基础信息
拼音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
注音一ㄤˇ ㄦˊ ㄉㄞˋ ㄌㄠˇ,ㄐ一 ㄍㄨˇ ㄈㄤˊ ㄐ一
繁体養兒待老,積穀防饑
感情养儿待老,积谷防饥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可分开使用。
近义词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斧破斨缺(意思解释)
- 盗亦有道(意思解释)
- 令人钦佩(意思解释)
- 鸾凤分飞(意思解释)
- 流言混话(意思解释)
- 不阴不阳(意思解释)
- 山行海宿(意思解释)
- 切切细语(意思解释)
- 养鹰飏去(意思解释)
- 亡国破家(意思解释)
- 敌不可假(意思解释)
- 去食存信(意思解释)
- 抱令守律(意思解释)
- 斗色争妍(意思解释)
- 榆木脑壳(意思解释)
- 疑信参半(意思解释)
- 困知勉行(意思解释)
- 强不知以为知(意思解释)
- 引绳棋布(意思解释)
- 蛇行鳞潜(意思解释)
- 千辛百苦(意思解释)
- 如花似月(意思解释)
- 以蛋碰石(意思解释)
- 盖头盖脑(意思解释)
- 书功竹帛(意思解释)
- 申诉无门(意思解释)
- 举笏击蛇(意思解释)
※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的意思解释、养儿待老,积谷防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出有入无 | 出入于有无之中。 |
足踏实地 | 犹言脚踏实地。 |
彬彬济济 | 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
行号卧泣 | 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形容悲痛之极。 |
举动荆棘 | 一举一动,就象在刺树林里一样,比喻不能随意,事事都遭威胁。 |
游行示威 | 广大群众为了庆祝、纪念、示威等在街上结队而行。 |
齿落舌钝 | 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
开云见天 | 见“开云见日”。 |
杨雀衔环 |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后因以“杨雀衔环”为报恩典实。 |
朝干夕愓 | 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
泮林革音 |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
元方季方 | 东汉陈实有子陈纪字符方、陈谌字季方,两人皆以才德见称于世。元方之子长文与季方之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问于陈寔,寔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谓两人难分高下。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称兄弟皆贤为难兄难弟或元方季方。 |
鹤处鸡群 | 同“鹤立鸡群”。 |
铜山铁壁 | 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
大喜若狂 | 高兴得几乎发狂 |
言听事行 | 谓说话能听从,事情能执行。 |
砥砺琢磨 | 琢磨:雕刻和打磨玉石。比喻磨练自己的品德,在学业上不断上进。 |
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 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
铁面鎗牙 | 比喻坚忍不拔,刻苦自励。 |
惹祸招殃 | 给自己引来麻烦。同“惹祸招灾”。 |
齐纨鲁缟 | 古代齐国和鲁国出产的白色绢。后亦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
三邻四舍 | 泛指邻居。 |
识微知著 | 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声价百倍 | 声价:声望和社会地位。比喻名誉地位大大提高。 |
掩胳埋胔 | 犹销声匿迹。 |
托物喻志 | 托:假借。喻:说明。借用某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
生风作浪 | 兴起波涛,掀起巨浪。多比喻无事生非,制造事端。 |
海翁失鸥 |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