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食存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详细解释
百科解释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曰:‘去食。自古下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例子《梁书·侯景传》:“或杀身成名,或去食存信,比性命于鸿毛,等节义于熊掌。”
基础信息
拼音qù shí cún xìn
注音ㄑㄨˋ ㄕˊ ㄘㄨㄣˊ ㄒ一ㄣˋ
感情去食存信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物是人非(意思解释)
- 初生牛犊不怕虎(意思解释)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蚂蚁啃骨头(意思解释)
- 形格势禁(意思解释)
- 一钱不直(意思解释)
- 惊惶万状(意思解释)
- 风起水涌(意思解释)
-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意思解释)
- 烟消火灭(意思解释)
- 避之若浼(意思解释)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意思解释)
- 加油加醋(意思解释)
- 钦差大臣(意思解释)
- 热炒热卖(意思解释)
- 不迁之庙(意思解释)
- 纡金曳紫(意思解释)
- 顽铁生光(意思解释)
- 越凫楚乙(意思解释)
- 蹈汤赴火(意思解释)
- 御沟流叶(意思解释)
- 奉公正己(意思解释)
- 慎言敏行(意思解释)
- 三上五落(意思解释)
- 普度大会(意思解释)
- 黜陟赏罚(意思解释)
※ 去食存信的意思解释、去食存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引狼入室 | 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 |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
疢如疾首 | 疢:热病;疾首:头痛。内心烦热得头痛脑胀。形容忧伤成疾或心神不宁。 |
花明柳暗 |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
看人行事 | 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及身分的高低来处理事情。 |
影单形只 | 形:形体。形容孤独,没有同伴。 |
观者如堵墙 | 堵:墙壁。形容观看人数众多。 |
进退狼跋 | 跋:踩,踏。比喻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
背恩忘义 |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
水菜不交 | 同“水米无干”。 |
不分主次 | 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
朝耕暮耘 | 耘:锄草。早上耕种晚上锄草。形容非常勤劳。 |
枉使心机 | 枉:徒然。空用心计,白费力气。形容毫无收效。 |
含笑九幽 | 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指死后也感到心安,没什么牵挂 |
稍纵则逝 | 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
至孅至悉 | 孅:通“纤”;悉:详尽。形容极其细致周密。 |
平生之好 | 平生:一生;好:爱好。指一生的爱好。 |
狗马之心 | 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 |
略不世出 | 略:计划,谋略;世:时代。谋略高明,世间少有。 |
怡情悦性 | 心情分外愉快欢畅。怡;悦;愉快;高兴。 |
鵰心鹰爪 | 喻凶残狠毒。 |
三注三唱 | 唐制,六品以下官吏赴选,始集试观书判,次面试观察言貌,然后拟官注籍。既注唱名,三唱后冬集,以其名报仆射,再由门下省上报皇帝,然后依旨授官。此项程序,谓之'三注三唱'。见《通典.选举志三》。 |
喣喣呕呕 | 和颜悦色。 |
双瞳如豆 | 极言胆子小。 |
垄亩之臣 | 在野的臣民。 |
跌荡放言 | 行为放纵,语言豪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