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林革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详细解释
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自上而下,速于置邮,~,无复故态。◎唐·刘禹锡《唐故相同赠司空令狐公集序》
出处《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例子自上而下,速于置邮,泮林革音,无复故态。唐·刘禹锡《唐故相同赠司空令狐公集序》
基础信息
拼音pàn lín gé yīn
注音ㄆㄢˋ ㄌ一ㄣˊ ㄍㄜˊ 一ㄣ
感情泮林革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环境改变人。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翘首企足(意思解释)
- 我心如秤(意思解释)
- 跨山压海(意思解释)
- 投辖留宾(意思解释)
- 心如火焚(意思解释)
- 佩弦自急(意思解释)
- 庆吊不通(意思解释)
- 八方风雨(意思解释)
- 前歌后舞(意思解释)
- 枪烟炮雨(意思解释)
- 风里杨花(意思解释)
- 不揣冒昧(意思解释)
- 九转功成(意思解释)
- 内疏外亲(意思解释)
- 故作姿态(意思解释)
- 齿牙余惠(意思解释)
- 秉轴持钧(意思解释)
- 千了百当(意思解释)
- 共相标榜(意思解释)
- 识微知著(意思解释)
- 侈人观听(意思解释)
- 急人之困(意思解释)
- 一咏一觞(意思解释)
- 三连串票(意思解释)
- 欲盖名彰(意思解释)
- 五州四海(意思解释)
- 是亦因彼(意思解释)
※ 泮林革音的意思解释、泮林革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众志成城 | 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 |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
洞察秋毫 | 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
燎原烈火 | 燎:燃烧;原:原野。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比喻迅猛发展不可抵挡的力量。 |
摩肩接毂 | 肩挨着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 |
雾涌云蒸 | 见“雾涌云蒸”。 |
黄尘清水 | 比喻变化迅速。 |
天下大同 | 指人人为公的理想社会,指共产主义。 |
风波平地 | 风波:比喻事变。平地上起风浪。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
上天不负苦心人 | 负:亏欠,辜负。上天不会亏待苦心经营的人。形容埋头苦干的人最后会成功的。 |
日饮亡何 | 每天饮酒,不过问其它的事情。语出《汉书·爰盎传》:“南方卑湿,丝能日饮,亡何,说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颜师古注:“无何,言更无馀事”。 |
经纶天下 | 经纶:整理丝缕;天下:国家。治理国家。 |
愁云惨雾 | 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
累瓦结绳 | 比喻没有用的言词。 |
昼警暮巡 | 白天黑夜警戒。比喻防范严密。 |
振聋启聩 | 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
擗踊哀号 | 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 惜:爱惜。爱惜衣服,才有衣服穿;爱惜粮食,才有粮食吃。指珍稀财物不浪费。 |
佩韦自缓 | 韦:皮带。身佩熟牛皮以提醒自己要像熟牛皮那样软韧。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错误,避免重新出现。 |
千条万绪 | 犹千端万绪。 |
掩口葫芦 | 捂着嘴笑。 |
奖拔公心 | 奖:劝勉,夸奖;拔:选拔,提升。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 |
抟砂弄汞 | 枉费力气,无法管束。 |
自知自明 | 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
厮擡厮敬 | 彼此抬举,互相恭敬。 |
提学御史 | 官名,在两京督察学政的御史。 |
堕坑落堑 | 掉进泥坑,跌入壕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