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而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按十分取一的税率抽税。
详细解释
按十分取一的税率抽税。相传为夏商周三代的田税制度。
《尚书大传》卷二:“王者十一而税,而颂声作矣。”《论语·颜渊》“盍彻乎”三国魏何晏集解:“周法十一而税,谓之彻。”一本作“什一而税”。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十一而税,以奉公用,家有备凶之储,国有九年之积。”宋陈亮《送丘秀州宗卿序》:“古者用民,岁不过三日,十一而税,不立意以罔民利,不喜察以导民争。”清朱大韶《初税亩说》:“井田之法,一夫一妇,受田百亩,所谓十一而税也。”参阅《孟子·滕文公上》。
百科解释十一而税意思是按十分取一的税率抽税,出自《尚书大传》。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yī ér shuì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称王称霸(意思解释)
- 马耳春风(意思解释)
- 陆离斑驳(意思解释)
- 浓郁葱茏(意思解释)
- 欣然命笔(意思解释)
- 谄笑胁肩(意思解释)
- 昏昏沉沉(意思解释)
- 青梅竹马(意思解释)
- 设张举措(意思解释)
- 鞋弓襪浅(意思解释)
- 冥思苦索(意思解释)
- 雍容典雅(意思解释)
- 显微阐幽(意思解释)
- 实打实(意思解释)
- 谷父蚕母(意思解释)
- 祸发齿牙(意思解释)
- 咏月嘲花(意思解释)
- 阐幽抉微(意思解释)
- 杳无信息(意思解释)
- 福为祸始(意思解释)
- 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意思解释)
- 劫富救贫(意思解释)
- 金舌蔽口(意思解释)
- 抢地呼天(意思解释)
- 正大堂皇(意思解释)
- 梁尘踊跃(意思解释)
- 撒赖放泼(意思解释)
- 不遗葑菲(意思解释)
※ 十一而税的意思解释、十一而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逍遥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不白之冤 |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
揭不开锅 | 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 |
班香宋艳 | 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
勇猛直前 | 勇猛地一直往前。 |
跻峰造极 | 指登上山峰绝顶。 |
粉骨糜身 | 犹言粉骨碎身。 |
向上一路 | 佛教禅宗谓不可思议的彻悟境界。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靡:无;初:开始;鲜:少;克:能。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
屎盆子 | 比喻恶名或坏事。 |
孽子孤臣 | 被疏远、孤立的臣子与失宠的庶子。 |
一石二鸟 | 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 |
同日而语 | 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 |
谨言慎行 | 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 |
之乎者也 | 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也借指文言文。 |
屠龙之伎 | 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
烟聚波属 | 如烟之相聚,波之相接。比喻接连而来,聚集甚多。 |
假公营私 | 见“假公济私”。 |
挈领提纲 | 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
饮流怀源 | 指喝水时应该想想水源。比喻不能忘本。 |
逐新趋异 | 逐:追逐。指追求新奇。 |
浮以大白 |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
敌对分子 | 指敌视某个群体和某种制度的分子。 |
八卦方位 | 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两说。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奥概念,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形而上的哲学符号。 |
慌慌速速 | 慌张,匆忙。 |
家族制度 | 生产资料为家庭所有,法律、礼教以保护家庭为基础,一切由家长支配的制度。 |
巧能成事 |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