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马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详细解释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一阵悚然,从前所怕的~,都积压了来,都聚围了来。◎冰心《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
百科解释牛头马面取材于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汉族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密宗中到是有“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牛头马面之说在汉族民间流传,后被道教吸收,并充当了阎罗王及判官的下属。在佛寺很少见到牛头马面,反而常见于属于道教的城隍庙、东岳庙、阎王庙等。
出处《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例子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一阵悚然,从前所怕的牛头马面,都积压了来,都聚围了来。(冰心《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
基础信息
拼音niú tóu mǎ miàn
注音ㄋ一ㄡˊ ㄊㄡˊ ㄇㄚˇ ㄇ一ㄢˋ
繁体牛頭馬靣
感情牛头马面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妖魔鬼怪、牛鬼蛇神
英语devils in animal forms
日语牛頭(ごず)と馬頭(めず),〈喻〉いろいろな邪悪(じゃあく)な人間(にんげん)のたと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比翼鸟(意思解释)
- 柳陌花街(意思解释)
- 鸡犬不惊(意思解释)
- 十室容贤(意思解释)
- 描头画角(意思解释)
- 湔肠伐胃(意思解释)
- 削发为僧(意思解释)
- 簇锦团花(意思解释)
- 川泽纳污(意思解释)
- 懊悔无及(意思解释)
- 一统天下(意思解释)
- 奸淫抢掠(意思解释)
- 西子捧心(意思解释)
- 诸亲六眷(意思解释)
- 不足回旋(意思解释)
- 徒负虚名(意思解释)
- 图为不轨(意思解释)
- 颐神养气(意思解释)
- 同心毕力(意思解释)
- 斐然向风(意思解释)
- 超前绝后(意思解释)
- 调度征求(意思解释)
- 铄金点玉(意思解释)
- 悦妻如初(意思解释)
- 瞎汉跳渠(意思解释)
- 烟岚云岫(意思解释)
- 纤纤弱质(意思解释)
- 夹辅之勋(意思解释)
※ 牛头马面的意思解释、牛头马面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半壁江山 | 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 |
安心定志 | 指安下心来。 |
不足为奇 |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多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新奇之处。也作“不足为怪”。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 鼓:鼓动,振作;上游:比喻前列或高位。把劲头鼓足,努力争取进入先进行列。 |
朝齑暮盐 | 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
三折股为良医 | 股:大腿。几次折断大腿,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
七贞九烈 | 旧时形容妇女无比贞节刚烈,宁死不失身。 |
小菜一碟 | 指不值得大肆宣扬。形容事情很容易办成。 |
靴刀誓死 | 指战死沙场的决心。 |
磨砖作镜 | 磨砖头成镜子。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
宰鸡教猴 |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
恶声恶气 | 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态度粗暴。 |
冬烘学究 | 冬烘:形容懵懂,浅陋。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
本末源流 | 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
能牙利齿 | 指能说会道,善于辞令。 |
痴男怨女 | 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
拔来报往 | 报:通“赴”,迅速。很快地来,很快地去。形容频繁地奔来奔去。 |
现钟弗打 | 见“现钟不打”。 |
敝盖不弃 | 指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
溢言虚美 | 过甚其辞、不符合实际地称美。 |
千形万状 | 各式各样的形状。形容变化多。 |
危若朝露 | 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比喻面临死亡。 |
消极应付 | 不求进取地处理问题。 |
连章累牍 | 同“连篇累牍”。 |
羣轻折轴 | 意思是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 |
烟簑雨笠 | 亦作'烟蓑雨笠'。指蓑衣斗笠两种雨具。借指隐者的服装或隐者优游自适的生活。 |
与时俱进 | 时:时间。俱:一起,一同。进:前进。与时间一起前进。指不断进取,永不停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