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树寻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追究到底。
详细解释
比喻追究到底。
雪娥恐怕西门庆来家~,归罪于己,在上房打磨。◎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
百科解释拔起大树就为了寻找树根,拔树寻根比喻追究到底,彻底查问。
出处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例子雪娥恐怕西门庆来家拔树寻根,归罪于己,在上房打磨。(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
基础信息
拼音bá shù xún gēn
注音ㄅㄚˊ ㄕㄨˋ ㄒㄨㄣˊ ㄍㄣ
繁体拔樹尋根
感情拔树寻根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同寻根究底。
近义词追根究底
英语to trace to very root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卵与石斗(意思解释)
- 疑人疑鬼(意思解释)
- 穷极无聊(意思解释)
- 爱钱如命(意思解释)
- 敛怨求媚(意思解释)
- 点睛之笔(意思解释)
-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意思解释)
- 玉洁松贞(意思解释)
- 百年之后(意思解释)
- 涓滴不遗(意思解释)
- 一浆十饼(意思解释)
- 不经之语(意思解释)
- 两意三心(意思解释)
- 狐藉虎威(意思解释)
- 不忍释卷(意思解释)
- 批吭捣虚(意思解释)
- 目不旁视(意思解释)
- 裂裳裹足(意思解释)
- 蒹葭倚玉(意思解释)
- 守经据古(意思解释)
- 龙跳虎卧(意思解释)
- 重门击柝(意思解释)
- 行乐及时(意思解释)
- 大厦栋梁(意思解释)
- 可喜可愕(意思解释)
- 瓜熟而代(意思解释)
- 探马赤军(意思解释)
- 丁丁当当(意思解释)
※ 拔树寻根的意思解释、拔树寻根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举重若轻 |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 |
不白之冤 | 白:弄清楚;弄明白;冤:冤枉;冤屈。指无法辩白或无处申诉而被迫忍受的冤枉。 |
口诛笔伐 |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后发制人 |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指先让对方动手;抓住其弱点之后;再一举反击以战胜对方。指后发动制服人的措施。 |
尚方宝剑 | 上方宝剑。比喻极大的权力。 |
五步成诗 | 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
百卉含英 | 卉:草的总称;英:花。指各种鲜花同时盛开,万紫千红。 |
经营擘划 | 经营:筹划营谋;擘划:筹划,安排。指营谋筹划。 |
面命耳提 |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
人心如镜 | 人的心就像镜子似的透亮明白。 |
古之遗直 | 遗直:指人很耿直,有古人的遗风。指能够体现古人遗风的人。 |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 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
粗中有细 | 表面似乎粗率、随便,实际却细致、细心。 |
进壤广地 | 扩展地域。 |
私相传授 | 私:不公开。私下传授本领。 |
性烈如火 | 性:性情,脾气。形容性情暴躁。 |
体国安民 | 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 |
嘁嘁嚓嚓 | 低声议论,搬弄是非。 |
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 不忍心看,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
知遇之感 | 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感:感激。对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感激 |
弥缝其阙 | 弥缝:补救;阙:过错。补救行事的过失。 |
面缚衔璧 | 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 |
鲜衣好食 | 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优裕。 |
一般无二 | 完全一样,没有一点儿不同。 |
碎瓦穨垣 | 形容残破﹑毁废的建筑。 |
御前会议 | 君主或摄政的太后召集的会议。 |
约己爱民 | 见“[[洁己爱人]]”。 |
金齑玉鲙 | 1.谓精美的食物。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八和齑》:“熟粟黄。谚曰:金齏玉膾。橘皮多,则不美;故加粟黄,取其金色,又益味甜。”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擣辛物作齏,南方喜之,所谓金齏玉膾者。”陈去病《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之六:“金齏玉膾未归休,落拓秋江愁復愁。”亦作“金虀玉鱠”。《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引旧题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吴馔》:“收鱸鱼三尺以下者作乾鱠,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鱠拨令调匀,霜后鱸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鱠,东南之佳味也。”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