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详细解释
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是诗人句,垄上璠间识者羞。◎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
百科解释口诛笔伐解释诛:讨伐。伐:攻击。指用言论或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口诛笔伐”常误写为“口朱笔伐”,应注意。】
出处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例子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对封建主义文化毫不留情地展开了口诛笔伐。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zhū bǐ fá
注音ㄎㄡˇ ㄓㄨ ㄅ一ˇ ㄈㄚˊ
繁体口誅筆伐
正音“伐”,不能读作“dài”。
感情口诛笔伐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
辨形“诛”,不能写作“洙”;“伐”,不能写作“代”。
近义词大张挞伐
英语denounce by tongue and open
俄语казнить пером и словом
日语口頭であばき,文章で責める
德语etwas mündlich und schriftlich verurteil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意思解释)
- 学富五车(意思解释)
- 狗偷鼠窃(意思解释)
- 人间地狱(意思解释)
- 野草闲花(意思解释)
- 同条共贯(意思解释)
- 千妥万妥(意思解释)
- 光彩耀目(意思解释)
- 栋折榱崩(意思解释)
- 东跑西颠(意思解释)
- 畏敌如虎(意思解释)
- 博采众议(意思解释)
- 儿怜兽扰(意思解释)
- 吹毛数睫(意思解释)
- 皮破血流(意思解释)
- 发硎新试(意思解释)
- 一班一辈(意思解释)
- 知白守辱(意思解释)
- 豁达先生(意思解释)
- 泾渭自分(意思解释)
- 随声逐响(意思解释)
- 箕裘相继(意思解释)
- 赏信罚必(意思解释)
- 博者不知(意思解释)
- 勤劳勇敢(意思解释)
- 污吏黠胥(意思解释)
- 薏苡之谗(意思解释)
- 二十四司(意思解释)
※ 口诛笔伐的意思解释、口诛笔伐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不直一钱 | 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
去危就安 | 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
鼓舞欢欣 | 同“欢欣鼓舞”。 |
班香宋艳 | 班固和宋玉均善辞赋,以富丽见称,后以之泛称辞赋之美者。 |
彼竭我盈 | 竭:枯竭;衰落;盈:充盈;旺盛。对方的士气已衰竭;我方的斗志正旺盛。 |
金章紫绶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
文责自负 | 作者对其发表的文章所产生的影响和问题负全责。 |
猫哭老鼠 | 比喻假慈悲。 |
报仇雪耻 | 雪:洗刷;除去。报冤仇;除耻辱;也作“报怨雪耻”。 |
拈轻掇重 | 轻的重的都要拿。谓要干的活很多。 |
漫条斯理 | 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
蝉联蚕绪 | 蝉联:连续相承;绪:丝头。比喻连接相承。 |
雁过拨毛 | 大雁从头顶飞过也要拔根羽毛留下来。比喻不放过任何机会去捞取好处。 |
东敲西逼 | 各处敲诈逼迫。 |
如操左券 | 见“如持左券”。 |
权倾中外 | 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形容权势极大。 |
追亡逐北 | 追击败走的敌军。 |
众口交赞 | 众人交相赞美。 |
罚不及嗣 | 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
异名同实 | 名称不同,实质一样。 |
成效卓著 | 获得的成绩非常显著。 |
上烝下报 | 烝:晚辈男子和长辈女子通奸;报:长辈男子与晚辈女子通奸。泛指男女乱伦。 |
悠然自适 |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
颤儿哆嗦 | 颤抖得很厉害的样子。 |
一甲一名 | 科举一甲中的第一名,即状元。泛指第一等﹐含讽刺意味。 |
畏缩逡巡 | 指传说中能顷刻酿成酒的仙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