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马赤军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蒙古汗国和元朝的一种军队。蒙古帝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拣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
详细解释
元初成吉思汗攻金时以蒙古所属色目诸部族组成的军队。
《元史·兵志一》:“若夫军士,则初有蒙古军、探马赤军。蒙古军皆国人,探马赤军则诸部族也。”吴晗《朱元璋传》第一章三:“驻防(镇戍)军以蒙古军和探马赤军(色目诸部族军)为主力。”亦省称“探马赤”。《元典章新集·刑部·停格》:“有各处探马赤与百姓相争地土的七十餘顷。”
基础信息
拼音tàn mǎ chì jūn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释)
- 断还归宗(意思解释)
- 措手不迭(意思解释)
- 念念有词(意思解释)
- 茫然自失(意思解释)
- 唯所欲为(意思解释)
- 视如珍宝(意思解释)
- 隔岸观火(意思解释)
- 明公正义(意思解释)
- 葛屦履霜(意思解释)
- 俛首帖耳(意思解释)
- 求马于唐市(意思解释)
- 奔走之友(意思解释)
- 乘人不备(意思解释)
- 金声玉润(意思解释)
- 黑风孽海(意思解释)
- 拈酸吃醋(意思解释)
- 超超玄箸(意思解释)
- 发轫之始(意思解释)
- 咬定牙关(意思解释)
- 自今已后(意思解释)
- 布帛菽粟(意思解释)
- 战栗失箸(意思解释)
- 金题玉躞(意思解释)
- 低唱浅斟(意思解释)
- 神怒人怨(意思解释)
- 兼功自厉(意思解释)
- 皮里晋书(意思解释)
※ 探马赤军的意思解释、探马赤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道学先生 |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
蜗行牛步 |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
追欢取乐 | 犹言寻欢作乐。 |
学如登山 | 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
八窗玲珑 | ①指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②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 |
禁暴正乱 | 禁:制止。正:纠正。抑制强暴势力,治理混乱局面;或禁除暴行,根治叛乱。亦作“禁暴止乱”、“禁暴诛乱”、“禁乱除暴”、“救乱除暴”、“拨乱诛暴”、“止暴禁非”、“禁暴静乱”。 |
流金铄石 |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 |
对床夜雨 |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
人急偎亲 | 谓人到危急时则想投靠亲友。 |
按捺不下 | 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
形于颜色 | 色:神色。内心的活动表露脸色上面。 |
栉比鳞差 | 见“栉比鳞次”。 |
功劳汗马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了很大的战功 |
多言繁称 | 讲话或写文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风浮华不实。 |
自取其殃 | 自己招来祸事。 |
尽日穷夜 | 尽:完;穷:尽。从早到晚,通宵达旦。 |
毛头毛脑 | 形容年轻人的鲁莽冒失或很着急的样子。 |
众心如城 |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
东闯西踱 | 谓盲目地四处闯荡。 |
沐露梳风 | 谓受风露轻拂、浸润。 |
细大不逾 | 逾:超过。大小方面都不超过。 |
做于涂炭 | 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
赫然而出 | 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
捉鸡駡狗 | 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出自《醒世恒言》。 |
硃批谕旨 | 一般指朱谕。意思是清制,内外奏章或特降之旨,由皇帝用朱笔批示,以示出于亲笔。 |
无患之患 | 潜伏的,还没有显露出来的祸患。 |
耽耽虎视 | 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