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手可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可乘此机会,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可待。”
基础信息
拼音tuò shǒu kě dài
注音ㄊㄨㄛˋ ㄕㄡˇ ㄎㄜˇ ㄉㄞˋ
感情唾手可待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唾手可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开柙出虎(意思解释)
- 风马牛不相及(意思解释)
-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意思解释)
- 按兵不动(意思解释)
- 燕瘦环肥(意思解释)
- 指天誓心(意思解释)
- 软耳朵(意思解释)
- 羞与哙伍(意思解释)
- 青脸獠牙(意思解释)
- 有案可稽(意思解释)
- 陷落计中(意思解释)
- 郢中白雪(意思解释)
- 自由散漫(意思解释)
- 瞻云就日(意思解释)
- 蹈厉发扬(意思解释)
-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意思解释)
- 峥嵘崔嵬(意思解释)
- 诛凶讨逆(意思解释)
- 视日如年(意思解释)
- 指腹割衿(意思解释)
- 夷险一节(意思解释)
- 贻笑万世(意思解释)
- 漏齑搭菜(意思解释)
- 疾之若仇(意思解释)
- 麻姑搔背(意思解释)
- 行同犬彘(意思解释)
- 洗垢寻痕(意思解释)
- 超世之功(意思解释)
※ 唾手可待的意思解释、唾手可待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三位一体 | 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一个整体。 |
故土难离 |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
待时而举 | 待:等待;举:行动。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 |
不因人热 |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
殚精竭虑 |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 |
燕麦兔葵 | 形容景象荒凉。 |
冰销叶散 |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河鱼之疾 | 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指腹泻。 |
瓜蔓抄 | 形容刑罚过度株连,一人有罪,株连九族。 |
相互尊重 | 尊重:敬重,重视。指互相重视。 |
恭敬不如从命 | 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
垫脚石 | 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比喻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 |
推群独步 | 推群:超出一般人。杰出超群,独一无二。 |
阳九之会 | 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 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 |
询事考言 | 询:查询;考:考核。查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后多指对官员的考核。 |
不服水土 |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怅然自失 |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志迷乱,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自失。” |
高识远度 | 识:见识。见识高超,器度深远。 |
十代冥王 | 即十殿阎王。冥界主管地狱的十个阎王。 |
翦精损虑 | 谓消耗精神。 |
言帚忘笤 | 说扫帚忘条笤。 |
阋墙之衅 | 兄弟相争于内。 |
万世不革 | 永远不改变。 |
天违人愿 | 指违背天道常理。亦作“逆理违天”。 |
人赃俱获 | 嫌犯与不正当取得的财物同时被捕获。 |
牛不出头 | 讥讽人不肯出头露面。 |
浮云惊龙 | 同“[[过眼云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