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济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百科解释拨乱济危,汉语成语,拼音是bōluànjìwēi,意思是平定乱世,救济危难。出自《上李寿封事》。
出处晋·龚壮《上李寿封事》:“管、蔡既兴,谗谀滋蔓,大义灭亲,拨乱济危。”
基础信息
拼音bō luàn jì wēi
注音ㄅㄛ ㄌㄨㄢˋ ㄐ一ˋ ㄨㄟ
繁体撥亂濟危
感情拨乱济危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力挽狂澜。
近义词拨乱济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心乱如麻(意思解释)
- 不可胜数(意思解释)
- 起死人,肉白骨(意思解释)
- 生杀之权(意思解释)
- 行侠好义(意思解释)
- 面引廷争(意思解释)
- 赴汤跳火(意思解释)
- 躬逢其盛(意思解释)
- 更唱叠和(意思解释)
- 馋涎欲滴(意思解释)
- 千岩竞秀(意思解释)
- 草率收兵(意思解释)
- 遨翔自得(意思解释)
- 蜗角之争(意思解释)
- 人亡家破(意思解释)
- 光棍不吃眼前亏(意思解释)
- 沙里淘金(意思解释)
- 远来和尚好看经(意思解释)
- 官逼民变(意思解释)
- 尤云殢雪(意思解释)
- 闭目塞聪(意思解释)
- 方丈盈前(意思解释)
- 草木荣枯(意思解释)
- 以水洗血(意思解释)
- 旋踵即逝(意思解释)
- 心魂俱静(意思解释)
- 猪头三牲(意思解释)
- 肆应之才(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的意思解释、拨乱济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羞恼成怒 | 羞:羞臊;恼:气恼。因烦恼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
通家之好 | 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 |
拥书百城 | 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
一塌胡涂 | 见“一塌糊涂”。 |
卒擅天下 | 卒:终于;擅:独揽,据有。指终于得到天下。 |
一场春梦 | 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
强兵猛将 | 强兵:强大的军队;猛将:威猛的武将。指军队强大而有战斗力。 |
姿意妄为 | 任意胡作非为,常指极端地固执己见和偏爱自己的习惯,常含有一种几乎难以抑制的反复无常的意味。 |
涕泪交零 |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
变故易常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 |
舞文玩法 | 见“舞文弄法”。 |
寒气刺骨 | 冷得几乎失去知觉,感到特别冷。 |
赌誓发愿 | 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
颂古非今 | 颂:颂扬;非:非难;反对;今:现代。颂扬古代的;非难和反对现代的。 |
文武兼备 |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
逢吉丁辰 | 谓遇上好时运。 |
早为之所 | 为:安排;所:处所。早点为他安排一个合适的地方。指应及早作安排。 |
文过其实 | 文辞浮夸,不切实际。 |
蜩腹蛇蚹 | 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
泥鳅狗子 | 即泥鳅。 |
毋庸讳言 | 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 |
不可轻犯 |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
银印青绶 | 白银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绶带。秦汉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以后用作高级阶官名号。 |
逼手逼脚 | 犹言缩手缩脚﹑局促不安的样子。 |
一瓣子心 | 同样心情。 |
腐木不可以为柱 | 指腐朽的木料不能用做支柱。比喻愚笨、能力较差的人不能担任要职或委以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