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裂冠毁冕裂冠毁冕的意思
lièguānhuǐmiǎn

裂冠毁冕



裂冠毁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裂:裁,扯;冠:帽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比喻背弃王室或矢志不仕。

详细解释

1.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桂陽負衆,輕問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飛矢集乎君屋,羣后憂惶,元戎無主。”2.比喻绝意仕进。《後汉书·逸民传序》:“漢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藴藉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毁冕,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3.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當裂冠毁冕,變爲胡服。”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且反古復始,人心所同,裂冠毁冕之既久,而得此數公者追論姬漢之舊章,尋繹東夏之成事,乃適見犬羊殊族,非我親昵。”

裂冠毁冕[lièguànhuǐmiǎn]

    冠冕是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裂冠毁冕比喻毁灭华夏文化,依随蛮邦之俗。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百科解释【释义】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序》:“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


    基础信息

    拼音liè guān huǐ miǎn

    注音ㄌ一ㄝˋ ㄍㄨㄢ ㄏㄨㄟˇ ㄇ一ㄢˇ

    繁体裂冠毀冕

    感情裂冠毁冕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不愿当官。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裂冠毁冕的意思解释、裂冠毁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柳腰莲脸 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黄牌警告 指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示黄牌以示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
朝斯夕斯 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相门有相 宰相门里还出宰相。旧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
昌歜羊枣 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年高德卲 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卖妻鬻子 谓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稳操左券 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挌执一联,左券就是左联,常用作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百花争妍 妍:美;艳。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形容繁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见死不救 见到别人面临死亡威胁而不去救援。
礼顺人情 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
横眉立眼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不药而愈 愈:病好了。生病不用吃药而自行痊愈。
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一心一计 一心一意。
乾端坤倪 指天地显示的征兆。
刺心刻骨 ①谓感念至深。②亦作“刺心切骨”。内心极其悲愤。
鱼惊鸟溃 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速崩溃,完全失败。
与死扶伤 与:援助;扶:扶助。援助要死的人,辅助受伤的人。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分情破爱 谓对原所爱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欢。
小隙沉舟 隙:裂缝。指小小的裂缝可以使整个船只沉没。比喻小差错能酿成大灾害。
当家立纪 指管理家务。
坐视不理 袖手旁观,不理不睬。
羽觞随波 谓注酒于觞,浮于流水,随波传送。为古代上巳日游宴之俗。
十拿九准 比喻很有把握。
将相出寒门 将相和宰相出自于贫寒之家。指贫寒之家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