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裂冠毁冕裂冠毁冕的意思
lièguānhuǐmiǎn

裂冠毁冕



裂冠毁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裂:裁,扯;冠:帽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比喻背弃王室或矢志不仕。

详细解释

1.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辭於晉,曰:‘……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桂陽負衆,輕問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飛矢集乎君屋,羣后憂惶,元戎無主。”2.比喻绝意仕进。《後汉书·逸民传序》:“漢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藴藉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毁冕,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3.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當裂冠毁冕,變爲胡服。”章炳麟《革命道德说》:“且反古復始,人心所同,裂冠毁冕之既久,而得此數公者追論姬漢之舊章,尋繹東夏之成事,乃適見犬羊殊族,非我親昵。”

裂冠毁冕[lièguànhuǐmiǎn]

    冠冕是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裂冠毁冕比喻毁灭华夏文化,依随蛮邦之俗。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百科解释【释义】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逸民传序》:“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


    基础信息

    拼音liè guān huǐ miǎn

    注音ㄌ一ㄝˋ ㄍㄨㄢ ㄏㄨㄟˇ ㄇ一ㄢˇ

    繁体裂冠毀冕

    感情裂冠毁冕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不愿当官。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裂冠毁冕的意思解释、裂冠毁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画眉举案 画眉:指汉张敞为妻画眉毛的故事;举案:指汉朝孟光为夫送饭的故事。比喻夫妻互敬互爱。
居诸不息 居诸:语助词,借指光阴;息:停止,休息。时光不断地推移。形容时光流逝
戒备森严 戒备:警戒防备;森严:严肃;严密。指警戒防备极其森严。
凤冠霞帔 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帔: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类似披肩。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
舆论哗然 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罚不当罪 罚:处罚;当:相当;相称。所作的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殆无虚日 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龙驹凤雏 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不可乡迩 见“不可向迩”。
心如刀搅 犹心如刀割。
稳步前进 按适当的步骤推进工作。
螽斯衍庆 螽斯:昆虫名,产卵极多;衍:延续;庆:喜庆。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
咸嘴淡舌 比喻无事生非或没话找话说。
撑肠拄肚 腹中饱满。比喻容受很多。
破业失产 破:毁坏。家业破败财产散失。
若崩厥角 ①像野兽折了头角一样。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②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飒爽英姿 飒爽:豪迈矫健;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砥行磨名 磨砺德行与名节。
眼角眉梢 指面部的细微表情。
国利民福 利: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
炫异争奇 谓夸奇斗异。
扬花扢藻 花:比喻文采;藻:辞藻,文采。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革面悛心 见“革面洗心”。
随波逐尘 犹言随波逐流。
连声诺诺 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二不溜子 犹中不溜儿。中等的。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