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诸水火,登于衽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拔:拉出;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详细解释
拔:拉出来;诸: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
明·宋濂《阅江楼记》:"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出处明·宋濂《阅江楼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基础信息
拼音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注音ㄅㄚˊ ㄓㄨ ㄕㄨㄟˇ ㄏㄨㄛˇ,ㄉㄥ ㄩˊ ㄖㄣˋ ㄒ一ˊ
繁体拔諸水火,登於衽席
感情拔诸水火,登于衽席是褒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别人解困。
近义词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反义词祸国殃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祸乱滔天(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见弹求鸮炙(意思解释)
- 独清独醒(意思解释)
- 衣裳楚楚(意思解释)
- 择善固执(意思解释)
- 轻财仗义(意思解释)
- 面如满月(意思解释)
- 一丝不线,单木不林(意思解释)
- 巢居穴处(意思解释)
- 蹑足其间(意思解释)
- 一心一腹(意思解释)
- 贫嘴恶舌(意思解释)
- 敬老恤贫(意思解释)
- 迂阔之论(意思解释)
- 三榜定案(意思解释)
- 超迈绝伦(意思解释)
- 上烝下报(意思解释)
- 负老携幼(意思解释)
- 等价交换(意思解释)
- 潜移默运(意思解释)
- 硕德耆年(意思解释)
- 处变不惊(意思解释)
- 吹胡瞪眼(意思解释)
- 淘澄飞跌(意思解释)
- 万世之安(意思解释)
- 撒娇使性(意思解释)
- 羹墙之思(意思解释)
※ 拔诸水火,登于衽席的意思解释、拔诸水火,登于衽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败俗伤化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唯唯诺诺 | 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
气壮河山 | 同“气壮山河”。 |
望岫息心 | 见“望峰息心”。 |
翻箱倒笼 | 翻:反转;笼:大的竹箱。形容彻底搜寻、查检 |
不弃草昧 | 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姑:暂且。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
夜不闭户 | 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 |
各取所长 | 指要善于运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长处。 |
知足常足 | 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快乐。 |
一锅粥 | 形容一团糟 |
油光晶亮 | 形容非常光滑明亮。 |
扭头别项 | 别:转动;项:颈项。扭转头颅表示不悦。 |
优游自得 | 悠闲如意。 |
闳言高论 | 见“闳言崇议”。 |
畅叫扬疾 | 指大吵大闹。“暢叫”即“唱叫”,吵闹之意。“扬疾”犹嚷唧,亦吵闹之意。 |
晰毛辨发 | 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 |
千思万想 | 无数遍的思索、考虑。犹言千思万虑。形容用心极苦。 |
守正不桡 | 见“守正不挠”。 |
深奸巨猾 | 犹老奸巨猾。 |
锥刀之用 | 指微小的功用。 |
风萍浪迹 | 浪迹:到处飘游。比喻漂泊不定。 |
汹汹拳拳 | 形容众人喧闹欢腾的样子。 |
裂石停云 | 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
顾客盈门 | 形容买东西的人很多。 |
东墙窥宋 |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