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持橐簪笔持橐簪笔的意思
chítuózān

持橐簪笔



持橐簪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

详细解释

橐,口袋;簪,插。指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

持橐簪笔[chítuózānbǐ]

    古代帝王大臣有侍从之吏,手提书囊,插笔于头,以备随时谘询或记事。

    语本《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车骑将军张安世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也作「橐笔」。

    百科解释持橐簪笔,成语,典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列传·赵充国》。“持橐簪笔,事孝武皇帝数十年。”颜师古注:“橐所以盛书也。”又引张晏曰:“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后遂以“持橐簪笔”指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亦省作“持橐”。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持橐簪笔,事孝武皇帝数十年。”


    基础信息

    拼音chí tuó zān bǐ

    注音ㄔˊ ㄊㄨㄛˊ ㄗㄢ ㄅ一ˇ

    繁体持橐簮筆

    感情持橐簪笔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多用于秘书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持橐簪笔的意思解释、持橐簪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淅淅飒飒 象声词,物体发出的轻微的响声。
百尺竿头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追根查源 同“追本溯源”。
渤澥桑田 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首战告捷 第一仗就取得胜利。
无间是非 指不分别是非。
结舌杜口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抓牛鼻子 比喻抓工作能够抓根本、抓重点。
三朋四友 泛指各种朋友。
本末源流 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 卓:直立。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朽竹篙舟 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重珪叠组 指世代连续做官。
斗鸡走马 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以微知著 微:微小;著:明显;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它的实质。
监市履狶 比喻善于体察事物。
偷鸡盗狗 见“偷鸡摸狗”。
槌仁提义 抛弃仁义。
未了公案 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装疯卖俏 假装疯癫,卖弄风骚。
作张作致 张:模样。装模作样,故意做作。
上下同欲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越次躐等 次:次序;躐等:越级。超越等级次序。
整纷剔蠹 谓整治纷乱,清除弊害。
瞋目案剑 瞋目:瞪大眼睛;案:通“按”,握住。瞪圆双眼,握着宝剑。形容带剑者怒目圆睁的样子。
一递一口 彼此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替谈话,互相应答。
下比有余 朝下比比,还有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