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削褒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详细解释
笔削褒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ǐxuēbāobiǎn,意思是笔:记载。削:删改。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原指孔子作《春秋》,用文字来评文论物的好坏。也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百科解释笔削褒贬,成语,指用文字褒扬、贬斥人或事。
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开辟时代》:“《春秋》自孔子加笔削褒贬,为后世立法,而后《春秋》不仅为记事之书。”
基础信息
拼音bǐ xuē bāo biǎn
注音ㄅ一ˇ ㄒㄩㄝ ㄅㄠ ㄅ一ㄢˇ
繁体筆削褒貶
感情笔削褒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修改文章。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拉帮结伙(意思解释)
- 神魂颠倒(意思解释)
- 妻梅子鹤(意思解释)
- 辙乱旂靡(意思解释)
- 云屯雾集(意思解释)
- 口呆目瞪(意思解释)
- 自私自利(意思解释)
- 上下同门(意思解释)
- 调舌弄唇(意思解释)
- 寻寻觅觅(意思解释)
- 擐甲挥戈(意思解释)
- 刳胎杀夭(意思解释)
- 摽梅之年(意思解释)
- 赍志以殁(意思解释)
- 不可同年而语(意思解释)
- 虚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青口白舌(意思解释)
- 真金烈火(意思解释)
- 神机妙策(意思解释)
- 迷花恋柳(意思解释)
- 半死半活(意思解释)
- 痴云腻雨(意思解释)
- 感戴二天(意思解释)
- 廊庙之器(意思解释)
- 煌煌烨烨(意思解释)
- 阎罗老子(意思解释)
- 是长是短(意思解释)
- 潜师袭远(意思解释)
※ 笔削褒贬的意思解释、笔削褒贬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折不扣 |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
游骑无归 | 游骑:离队的骑兵。离队的骑兵,无处可归。比喻离了根本,得不到归宿。 |
小葱拌豆腐 | 一清二白。 |
得意忘形 |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
狼心狗肺 |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
鸟尽弓藏 |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
片言只语 | 片言:简单短少的几句话;只语:单个的字、词。短而小的几句话或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
高官显爵 | 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
百喙如一 | 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
马如流水 | 形容人马熙攘。 |
隔岸观火 | 站在对岸观看失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见而不救。也比喻没有切身利害关系而不去过问。 |
一虎不河 |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
岁不我与 | 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
千金弊帚 | 比喻东西虽然微贱,却十分珍惜重视。 |
覆鹿寻蕉 | 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
不吐不茹 |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
青裙缟袂 | 青布裙、素色衣。谓贫妇的服饰。借指农妇,贫妇。 |
凿骨捣髓 | 形容十分刻毒。 |
东奔西向 | 谓各奔东西,互不相关。 |
所向无前 | 所指向的地方,谁也阻挡不住。 |
吐食握发 | 同“吐哺握发”。 |
感激流涕 | 涕:眼泪。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 |
夙夜为谋 | 夙夜:早晚,朝夕;谋:谋划。朝夕谋划。 |
生功止过 | 止:禁止,组织。鼓励立功,防止过失。 |
一碧千里 | 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
通印子鱼 | 亦称'通应子鱼'。即子鱼。宋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诗有'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福州濒海多鱼,初不专指子鱼而言。至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亦有称'通应子鱼'者,或以为出于通应江水,或以为其地有通应侯庙。 |
探汤手烂 | 同'蹈汤赴火'。 |
祸福与共 | 有祸同当,有福同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