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富恤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安:安定;恤:体恤。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详细解释
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
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之善经,不可舍也。◎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六
安定富人,抚恤穷民。比喻治国安民之道。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之六: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安富恤穷之善经。亦作安富恤贫。
百科解释【拼音】ānfùxùqióng【解释】安定富有者,振济贫苦者。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出处】《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结构】联合式成语【词性】中性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治国安民的方针【示例】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六:“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之善经,不可舍也。”【近义词】治国安民
出处《周礼 地官 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例子损不失富,优可赈穷,此乃古者安富恤穷之善经,不可舍也。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六
基础信息
拼音ān fù xù qióng
注音ㄢ ㄈㄨˋ ㄒㄨˋ ㄑㄩㄥˊ
繁体安富卹窮
感情安富恤穷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治国安民的方针。
近义词治国安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多谋善断(意思解释)
- 郁郁葱葱(意思解释)
- 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意思解释)
- 狡兔三窟(意思解释)
- 旁逸斜出(意思解释)
- 强本弱支(意思解释)
- 鞠躬尽力(意思解释)
- 灌米汤(意思解释)
- 斯斯文文(意思解释)
- 按步就班(意思解释)
- 一笑百媚(意思解释)
- 喷云吐雾(意思解释)
- 无疆之休(意思解释)
- 粗风暴雨(意思解释)
- 群疑满腹(意思解释)
- 生拖死拽(意思解释)
- 天堑长江(意思解释)
- 不仁不义(意思解释)
- 妄言妄语(意思解释)
- 闭目塞聪(意思解释)
- 穷神观化(意思解释)
- 以水洗血(意思解释)
- 刁声浪气(意思解释)
- 自比于金(意思解释)
- 罪不当罚(意思解释)
- 饿殍满地(意思解释)
- 切骨之恨(意思解释)
※ 安富恤穷的意思解释、安富恤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逴俗绝物 | 犹言超世绝俗。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泪眼愁眉 | 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 |
妻梅子鹤 |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表示清高。 |
过关斩将 | 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 |
独善其身 |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
忧国恤民 | 恤:体恤。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
趾高气扬 |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
行号巷哭 | 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
指皁为白 |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
长嘘短叹 | 指叹息不已。 |
虚废词说 | 空费精神白说话。指说话不起作用。 |
朽木不可雕 |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
松形鹤骨 | 形容仪容清癯、轩昂。 |
恩深义重 | 恩惠、情义极为深重。 |
逆臣贼子 | 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奸臣当道 |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 |
金戈铁甲 | 同“金戈铁马”。 |
如操左券 | 见“如持左券”。 |
焚香扫地 | 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
力竭声嘶 | 嗓子喊哑了,力气用尽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
功成骨枯 | 语本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它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
闲言闲语 | 指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
耒耨之利 | 耒耨:农具。比喻耕作所得的利益。 |
苍劲有力 | 雄健,挺拔有力。 |
黑猪渡河 | 黑猪,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云如果很快地升至银河,是将下雨的征兆。 |
一介武夫 | 一个军人,学中用作自谦之词。 |
别恨离愁 | 离愁líchóu离别的愁苦离愁别绪离别亲友的愁苦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