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恤民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恤:体恤。忧虑国事,体恤百姓。
详细解释
忧虑国事,怜恤百姓。汉.徐干《中论.卷下.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也作「忧国哀民」。
出处汉·徐幹《中论·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
基础信息
拼音yōu guó xù mín
注音一ㄡ ㄍㄨㄛˊ ㄒㄨˋ ㄇ一ㄣˊ
繁体憂國卹民
感情忧国恤民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忧国哀民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莫明其妙(意思解释)
- 无可奈何花落去(意思解释)
- 万箭穿心(意思解释)
- 大错特错(意思解释)
-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意思解释)
- 念念有词(意思解释)
- 长吁短气(意思解释)
- 隳肝尝胆(意思解释)
- 生死永别(意思解释)
- 元方季方(意思解释)
- 美人香草(意思解释)
- 截长补短(意思解释)
- 千夫所言如一喙(意思解释)
- 折足覆餗(意思解释)
- 秀才人情(意思解释)
- 凡胎浊体(意思解释)
- 不知所终(意思解释)
- 粗衣恶食(意思解释)
- 挑幺挑六(意思解释)
- 百喙难辞(意思解释)
- 挑三嫌四(意思解释)
- 虚生浪死(意思解释)
- 临事而迷(意思解释)
- 笔误作牛(意思解释)
- 心虚胆怯(意思解释)
- 雷轰电转(意思解释)
- 假意撇清(意思解释)
※ 忧国恤民的意思解释、忧国恤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亲上做亲 | 指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津津乐道 | 津津:兴趣浓厚。乐道:乐于谈论。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
正名定分 | 辨正名分。 |
春花秋月 |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
风土人情 | 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
万万千千 | 形容数量极多。 |
甘瓜苦蒂 | 甜瓜的蒂是苦的。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
妄言妄听 | 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
疾风彰劲草 |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同“疾风知劲草”。 |
危如累卵 |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
捷足先得 | 捷:快;敏捷;足:脚步。跑得快先得到。指行动敏捷的人先达到目的。 |
计功补过 | 计:考定。过失。考定一个人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 |
忘形之交 | 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同“忘形交”。 |
万古长青 | 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千秋万代;长青:像松柏那样永远苍翠。 |
达人立人 | 达:引进;立:培植。指帮人建功立业。 |
鲇鱼上竹 |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
独立王国 | 指主权完整的国家。比喻不受上级或制度约束,自行其是的地区、部门或单位。 |
信口胡诌 | 信口:随便开口。毫无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比喻不负责任随口乱说。 |
韦布匹夫 | 韦布:粗陋衣服;匹夫:平民。泛指平民百姓。 |
虎口拔须 | 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 |
百计千心 | 指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
擂鼓筛锣 | 擂鼓:急击鼓。筛锣:敲锣。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
失道寡助 |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
翔鸾舞凤 | 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凤凰翩翩起舞。比喻书画用笔生动矫健。 |
一副急泪 | 为了对付应急需要而骤然挤出来的一串眼泪。 |
无从说起 | 说及;提到。 |
同气共类 | 气质相同的归到一类。 |
弃觚投笔 | 投笔从戎tóubǐ-cóngróng中国后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