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目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详细解释
同“耳聞目見”。唐孙揆《灵应传》:“寳及晡方寤,耳聞目覽,恍然如在。”
百科解释耳闻目览,成语,指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出处《灵应传》。
出处唐 孙揆《灵应传》:“宝及晡方寤,耳闻目览,恍然如在。”
基础信息
拼音ěr wén mù lǎn
注音ㄦˇ ㄨㄣˊ ㄇㄨˋ ㄌㄢˇ
繁体耳聞目覽
感情耳闻目览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所见所闻。
近义词耳闻目睹、耳闻目击、耳闻目见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释)
- 据理力争(意思解释)
- 雁影分飞(意思解释)
- 灰身灭智(意思解释)
- 蛛丝马迹(意思解释)
- 明月入抱(意思解释)
- 披发缨冠(意思解释)
- 拥孺人,抱稚子(意思解释)
- 猪卑狗险(意思解释)
- 美语甜言(意思解释)
- 田夫野老(意思解释)
- 敬若神明(意思解释)
- 笨嘴笨腮(意思解释)
- 青山不老(意思解释)
- 方兴未已(意思解释)
- 通文调武(意思解释)
- 匹夫之勇(意思解释)
- 报冰公事(意思解释)
- 拾金不昧(意思解释)
- 父母国(意思解释)
- 积忧成疾(意思解释)
- 身微力薄(意思解释)
- 分毫不值(意思解释)
- 以为口实(意思解释)
- 眦睚必报(意思解释)
- 淅淅零零(意思解释)
- 笑耍头回(意思解释)
- 衣被苍生(意思解释)
※ 耳闻目览的意思解释、耳闻目览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经史子集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句比字栉 | 见“句栉字比”。 |
智勇双全 |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
身不由己 | 受外界或内心的影响;自身的活动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 |
颂德歌功 | 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
生死肉骨 | 生、肉:用作动词。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
以公灭私 | 谓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
万户千门 | 指众多人家。也形容屋宇深广。 |
五大三粗 | 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
言简意少 | 简:简练;简洁。语言简洁;内容贫乏。 |
适逢其时 | 见“适逢其会”。 |
转湾抹角 | 见“转弯抹角”。 |
平庸之辈 | 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
白屋寒门 | 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
言不二价 | 见“言无二价”。 |
马齿徒长 | 见“马齿徒增”。 |
极而言之 | 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
悲欢聚散 | 悲:悲哀;欢:欢乐;聚: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
银瓶素绠 | 银瓶:装水用具;素绠:系在吊桶上的绳索。指井上汲水用具。 |
救急扶伤 | 救济危急,扶助伤病。 |
趁夥打劫 | 趁火打劫。 |
相背而行 | 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南辕北辙、适得其反、北辕适楚。 |
三相张家 | 指唐张嘉贞﹑张延赏﹑张弘靖三相之故第。 |
一扫无遗 | 意思是一下子便扫除干净,比喻彻底清除干净。 |
同成异败 | 不同心就会失败。 |
水源木本 | 水的源头,树的根本。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难得者时,易失者机 | 难得的是时间,容易失去的是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