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绿林强盗 指山林的强盗。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骄傲,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语焉不详 语:话;焉:古汉语助词。话说得不详细。
止足之戒 止:懂得适可而止;足:知道满足;戒:戒心。指要以知止和知足为戒,不要不知满足。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肤受之愬 指谗言。肤受,谓浮泛不实,或谓利害切身。
心胆俱碎 见“心胆俱裂”。
指天为誓 见“指天誓日”。
红叶题诗 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敌不可纵 对敌人不能放纵。
死心搭地 见“死心塌地”。
碍足碍手 同“碍手碍脚”。
塞翁失马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无风起浪 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
权宜之策 见“权宜之计”。
百纵千随 什么都顺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餐风茹雪 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羹藜唅糗 藜,野菜;唅,食也。泛指饮食粗劣。亦作“羹藜含糗”。
韬光隐迹 同“韬光晦迹”。
面不改容 谓脸色不改变。形容遇到危难时,镇定自若。
语不投机 佛教禅宗谓说法不契合时机或对方的根机。
行远升高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付之一哂 哂:微笑。用笑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握椠怀铅 椠:古代书写的木板;铅:铅粉笔。拿着木板,带着铅粉笔。指写作或校勘。
十钱主簿 后魏宗室拓跋庆智的绰号。
因势而动 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薰莸有别 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疮好忘痛 犹言好了伤疤忘了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