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足之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止:懂得适可而止;足:知道满足;戒:戒心。指要以知止和知足为戒,不要不知满足。
详细解释
知道满足,适可而止的戒心。
出处南朝·梁·任荤《王文宪集·序》:“安以岁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zú zhī jiè
注音ㄓˇ ㄗㄨˊ ㄓ ㄐ一ㄝˋ
感情止足之戒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痛心疾首(意思解释)
- 不足之处(意思解释)
- 扯篷拉纤(意思解释)
- 哀莫大于心死(意思解释)
- 泪下如雨(意思解释)
- 皎如日星(意思解释)
- 义重恩深(意思解释)
- 傅粉何郎(意思解释)
- 背恩忘义(意思解释)
- 冰解壤分(意思解释)
- 拔毛济世(意思解释)
- 柳絮才高(意思解释)
- 权移马鹿(意思解释)
- 年老力衰(意思解释)
- 龙争虎战(意思解释)
- 来轸方遒(意思解释)
- 发踊冲冠(意思解释)
- 朱干玉戚(意思解释)
- 衣不兼彩(意思解释)
- 屡见叠出(意思解释)
- 济窍飘风(意思解释)
- 龙楼凤阙(意思解释)
- 斑特处士(意思解释)
- 问十答十(意思解释)
- 目论浅识(意思解释)
- 陵土未干(意思解释)
- 百马伐骥(意思解释)
※ 止足之戒的意思解释、止足之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稀里哗啦 | 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毛举细故 |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
爱人以德 | 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
颠倒衣裳 | 颠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
严霜烈日 | 比喻艰苦环境下的严峻考验或经受此考验的刚毅节操。亦作“烈日秋霜”、“秋霜烈日”。 |
助纣为虐 | 帮助坏人干坏事(纣:商朝末年的暴君商纣王;虐:暴行)。 |
象简乌纱 | 象简:象牙做的朝笏;乌纱:黑纱制成的官帽。手执象牙笏,头戴乌纱帽。指旧时大官的装束。 |
三怨成府 | 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
茫无边际 |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
恩人相见,分外眼青 | 分外:格外;眼青:亲热。形容恩人见面,格外亲热。 |
骏波虎浪 | 形容迅猛汹涌的波浪。 |
退藏于密 | 后退隐藏于秘密之处,不露行迹。谓哲理精微深邃,包容万物。 |
器宇轩昂 | 轩昂:精神饱满。形容人精神饱满,风度不凡。 |
细针密缕 | 针线细密;缝制精致。比喻周到细致。 |
眉目如画 | 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
一路福星 |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
鼓唇咋舌 | 同“鼓唇摇舌”。 |
步履安详 | 步履:步行;安详:安稳。迈步走路,从容安稳。 |
千思万虑 | 形容反复思考或多方面思考。 |
雍容尔雅 | 见“雍容闲雅”。 |
珊瑚在网 | 在网:都在网中。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了。 |
九流百家 | 泛指各种学术流派。参见“九流一家”。 |
动如参商 | 参、商:星名。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如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 |
非人不传 | 非:不是;传:传授。不是适当的人就不传授。 |
吉少凶多 | 凶:不吉利。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凶害多,吉利少。 |
鱼鳖海怪 | 在海洋中生活的怪物。 |
飘零蓬断 | 漂泊零落如蓬草一样随风飞转,转徙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