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读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例子余尝以三余读书,讲习之暇,读其文。(晋 陶潜《感士不遇赋序》)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yú dú shū
注音ㄙㄢ ㄩˊ ㄉㄨˊ ㄕㄨ
繁体三余讀書
感情三余读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读书刻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有胆有识(意思解释)
- 毅然决然(意思解释)
- 懵懵懂懂(意思解释)
- 无影无形(意思解释)
- 心满意足(意思解释)
- 君子协定(意思解释)
- 畅所欲为(意思解释)
- 铁心木肠(意思解释)
- 男唱女随(意思解释)
- 超群越辈(意思解释)
- 说谎调皮(意思解释)
- 剥肤锤髓(意思解释)
- 大获全胜(意思解释)
- 男儿有泪不轻弹(意思解释)
- 出以公心(意思解释)
- 枉法营私(意思解释)
- 迟疑未决(意思解释)
- 鸡犬无惊(意思解释)
- 适心娱目(意思解释)
- 探奇穷异(意思解释)
- 芒屩布衣(意思解释)
- 不差毫发(意思解释)
- 自求多福(意思解释)
- 磊拓嵯峨(意思解释)
- 十相具足(意思解释)
- 五更三点(意思解释)
- 角巾东第(意思解释)
※ 三余读书的意思解释、三余读书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
风趣横生 | 形容十分幽默、诙谐。 |
锣齐鼓不齐 | 比喻人到不齐或条件不具备。 |
六出冰花 | 六出:雪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指雪花。 |
一沐三握发 | 沐:洗头。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 |
传杯弄盏 | 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大地回春 |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
徒讬空言 | 见“徒托空言”。 |
疾风迅雷 | 形容事情的发生和发展,象暴风急雷那样猛烈而迅速。 |
无如之奈 | 犹无如之何。 |
铜臭熏天 | 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
匪匪翼翼 | 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
草率收兵 | 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 |
泪迸肠绝 | 指悲痛得泪涌肠断。 |
七情六欲 | 泛指人的情欲;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
爱憎分明 | 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
大天白日 | 白天。强调跟暮夜黑暗对照。 |
日暖风恬 | 见“日暖风和”。 |
骄奢放逸 | 同“骄奢淫逸”。 |
悔之无及 | 无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指做事或说话不当;过后才察觉到;但已经无可挽回。 |
得不偿丧 | 见“得不偿失”。 |
鞠躬屏气 | 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
沉默是金 | 保持沉默是最可贵的。 |
满清末造 | 清朝末年。 |
滴零搭拉 | 衣服破旧的样子。 |
蛮睫螳轮 | 比喻幺小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