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之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濮上:古地名。靡靡之音。
详细解释
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相传春秋时,卫灵公到晋国访问,途中夜宿于濮水之上,半夜听到琴声,就命令乐师师涓记下。到晋国,见晋平公,就使师涓弹奏,师旷听到,手按琴弦说:「此亡国之音,为纣王乐师师延所作,当武王伐纣时,师延向东逃逸,至濮水,自投江水而死,所以凡听到此乐者,国家必定衰败。」见《史记.卷二四.乐书》唐.张守节.正义。后以此比喻淫荡亡国之音。《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作靡靡之乐,安濮上之音。」也作「桑间之音」。
百科解释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濮上之音,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例子请不要沉湎于这濮上之音
基础信息
拼音pú shàng zhī yīn
注音ㄆㄨˊ ㄕㄤˋ ㄓ 一ㄣ
感情濮上之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不好的音乐。
近义词靡靡之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狼心狗肺(意思解释)
- 奴颜婢膝(意思解释)
- 附庸风雅(意思解释)
- 红红火火(意思解释)
- 功成业就(意思解释)
- 乐不可言(意思解释)
- 一笑倾城(意思解释)
-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意思解释)
- 满腹珠玑(意思解释)
- 盲目乐观(意思解释)
- 妙语惊人(意思解释)
- 卖儿贴妇(意思解释)
- 悬崖转石(意思解释)
- 欺世乱俗(意思解释)
- 金银财宝(意思解释)
- 邂逅相逢(意思解释)
- 拱手听命(意思解释)
- 欲壑难填(意思解释)
- 浇瓜之惠(意思解释)
- 洞悉其奸(意思解释)
- 一字不苟(意思解释)
- 实心实意(意思解释)
- 功臣自居(意思解释)
- 德胜头廻(意思解释)
- 御屏隔坐(意思解释)
- 峯回路转(意思解释)
- 老街旧邻(意思解释)
- 备预不虞(意思解释)
※ 濮上之音的意思解释、濮上之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眉下添眉 | 在眉毛下面再画一道眉。比喻多余重复。 |
伐功矜能 | 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
不因人热 |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
坑家败业 | 产业散尽,家道没落。 |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
酒色财气 | 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旧时以此为人生“四戒”。 |
权衡利弊 | 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
品竹调丝 | 见“品竹调弦”。 |
勇退急流 | 勇:果敢;退:退却,离去。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隐退,以明哲保身。 |
研精钩深 | 钩深:探取深沉的东西。研究探索精微的道理,探求深奥的学问。 |
鼓鼓囊囊 | 软外皮中塞得圆鼓鼓的;藏物凸起的样子。 |
奉辞伐罪 | 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 |
荆棘塞途 |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
力所不及 | 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
骂不绝口 | 骂声不断。 |
云起龙襄 | 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
秦晋之盟 |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挥斥八极 | 挥斥:奔放;八极:八方,极远之处。形容人的气概非凡,能力巨大。 |
动地惊天 |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
不值一顾 | 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
炊臼之戚 | 比喻丧妻。 |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 形容了解的情况不全面。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日修夜短 | 修:长。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 |
须弥芥子 | 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
齧血沁骨 | 形容极端诚信。 |
索诃世界 | 佛教语。即娑婆世界。索诃,梵语Sah?的译音,也译作'娑婆'。意为'能忍'﹑'堪忍'。索诃世界,又名忍士,系释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之总名。 |
赏信必罚 | 同'赏罚分明'。 |
目想心存 | 意思为凝目注视,用心思索。现多指追忆故人或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