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点背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元代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点点,书尾画钩,然后让供状人在书背画押。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有关人看过在背面签字画押
详细解释
在供状上画押。书状立后,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作点,书尾作钩,表示没有增减伪造,然后折迭,令供状人在书背画押,故称。
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赵国器做写科]云:‘这张文书,我已写了,我就画个字。扬州奴你近前来,这纸上,你与我正点背画个字者。’扬州奴云:‘你着我正点背画,我又无罪过,正不知写着甚么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中正无私(意思解释)
- 源源不断(意思解释)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释)
- 败俗伤化(意思解释)
- 风影敷衍(意思解释)
- 大兴土木(意思解释)
- 乐天知命(意思解释)
- 木已成舟(意思解释)
- 蹑足屏息(意思解释)
-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意思解释)
- 劳什子(意思解释)
- 郐下无讥(意思解释)
- 能言快语(意思解释)
- 世掌丝纶(意思解释)
- 重峦复嶂(意思解释)
- 游山逛水(意思解释)
- 莫可名状(意思解释)
- 担惊受恐(意思解释)
- 与死扶伤(意思解释)
- 辅弼之勋(意思解释)
- 大吆小喝(意思解释)
- 龙飞虎跳(意思解释)
- 以郄视文(意思解释)
- 鱼水雁信(意思解释)
- 三十二天(意思解释)
- 送终养老(意思解释)
- 居不择邻(意思解释)
- 初试啼声(意思解释)
※ 正点背画的意思解释、正点背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
全知全能 |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
一拍即合 | 合:合调;符合曲调。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比喻双方意见很快取得一致。 |
振奋人心 |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
色艺两绝 | 色艺:容貌和技艺。姿色和技艺都绝无仅有,非常美妙。 |
臭不可闻 | 臭得使人受不了。比喻人名声极坏。 |
无所容心 | 不在意,不留意。 |
成群结党 | 见“成群集党”。 |
贫嘴贱舌 |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
超轶绝尘 | 轶:车辙;超轶:指后车超过前车;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极快。 |
片鳞残甲 | 见“片鳞只甲”。 |
亡矢遗镞 | 损失箭和箭头。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 |
同尘合污 |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
瓜蔓抄 | 形容刑罚过度株连,一人有罪,株连九族。 |
占着茅坑不拉屎 | 比喻占着位置不干活。 |
流汗浃背 | ①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②形容惭愧不安之极。 |
不拘形迹 | 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
转念之间 |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 |
道貌凛然 | 犹道貌岸然。 |
大肆铺张 | 为了形式上的好看;不顾一切地过分讲究排场。 |
借面吊丧 | 意谓虚有其表。 |
炙冰使燥 | 炙:烤。用火烤冰,想使它干燥。比喻事情办不到。 |
精义入神 | 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 |
各行其道 | 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走或按认为对的去做。 |
狂花病叶 | 狂花:醉酒喧哗;病叶:醉酒闭目入睡。比喻醉酒的人。 |
缠緜悱恻 | 缠绵悱恻情绪缠结不解,内心烦乱,悲苦凄切。也指语言、文字的情调哀婉 |
礼胜则离 | 意思是礼节过分,亲属也显得疏远了。 |
官不易方 | 方:标准,准则。掌握政权的人不改变行政方针。形容政局稳定,政策得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