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知书识礼知书识礼的意思
zhīshūshí

知书识礼



知书识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有文化,懂礼貌。

详细解释

同“知書達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媳婦雖不敢説知書識禮,然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句俗話,是從小兒聽到大的。”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文君,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参见“知書達禮”。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1回:“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话,是从小儿听到大的。”

例子郭沫若《卓文君》第三幕:“文君,你是知书识礼的人,我万不想出你,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shū shí lǐ

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ㄌ一ˇ

繁体知書識禮

感情知书识礼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有修养。

近义词知书达礼、知书通礼、知书明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知书识礼的意思解释、知书识礼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一窍不通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聚米为山 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郝隆晒书 指人腹中装书,很有学问。
面面相窥 同“面面相觑”。
斗筲之才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指东话西 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过化存神 过:经过;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狼飡虎食 同“狼餐虎咽”。
渴骥怒猊 骥:骏马;猊:狻猊,即狮子。如愤怒的狮子踢开石头,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胸怀坦白 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待人诚恳,光明正大。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巧伪趋利 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劫数难逃 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鼠窃狗盗 窃:偷。像老鼠小量窃取;像狗钻洞偷盗。指小偷小摸。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禁攻寝兵 指止息战事。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误作非为 犹言胡作非为。
鲜车健马 见“鲜车怒马”。
粗心浮气 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行监坐守 监:监视;守:看守。指对人的一言一行都在严密地监视和看守。
悠然自适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眇乎其小 眇:微小。形容非常微小。
费力劳碌 耗费气力和心思。
光霁月明 比喻为政清廉和人品清朗、坦荡。
阎罗老子 同'阎罗'。
知书达理 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也说知书识理。
玉软香温 形容女子肌体美妙。也用以代指美女或形容诗词等作品香艳缠绵。参见:[[软玉温香]]亦作:[[香温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