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槊赋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出处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哀悲离之作。”
例子吕志伊《诗史感赋》:“横槊赋诗一世雄,二乔未虏恨东风。”
基础信息
拼音héng shuò fù shī
注音ㄏㄥˊ ㄕㄨㄛˋ ㄈㄨˋ ㄕ
繁体横槊賦詩
感情横槊赋诗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近义词能文能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出人意外(意思解释)
- 好整以暇(意思解释)
- 黄牌警告(意思解释)
- 文身剪发(意思解释)
- 昂首天外(意思解释)
- 疾风彰劲草(意思解释)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意思解释)
- 先下手为强(意思解释)
- 持盈保泰(意思解释)
- 独善一身(意思解释)
- 歌于斯,哭于斯(意思解释)
- 犬马之齿(意思解释)
- 槁项黧馘(意思解释)
- 寸蹄尺缣(意思解释)
- 肉林酒池(意思解释)
- 骤雨狂风(意思解释)
- 踏步不前(意思解释)
- 前辙可鉴(意思解释)
- 宁为鸡尸,不为牛从(意思解释)
- 痴痴迷迷(意思解释)
- 弋者何篡(意思解释)
- 博闻彊志(意思解释)
- 三小凤凰(意思解释)
- 黑漆板凳(意思解释)
- 嵩山三阙(意思解释)
- 钻燧改火(意思解释)
※ 横槊赋诗的意思解释、横槊赋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名扬四海 |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
败鼓之皮 | 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
龟龙鳞凤 |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
盛况空前 | 形容热闹至极 |
绝世超伦 | 绝:类。冠绝当世;出类拔萃。形容某人的德行才艺出类拔萃;举世无双。 |
相持不下 | 不下:不能解决。指双方势均力敌;互相抗争;各不相让;谁也战胜不了对方。 |
掉臂不顾 | 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
一举两便 | 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
稠人广座 | 指人很多的场合。 |
臂有四肘 | 比喻不凡的相貌。 |
秦鬟妆镜 | 秦鬟:浙江的秦望山;妆镜:绍兴鉴湖。比喻山清水秀的风景区。 |
死不甘心 | 就是死了也不甘心情愿或满足。 |
刍荛之言 | 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
状貌不及中人 | 壮貌:容貌;中人:一般人。容貌不如普通人。 |
龙肝豹胎 |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
言重九鼎 |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
云屯鸟散 | 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
势不两存 | 见“势不两立”。 |
流血浮尸 | 浮:漂浮。流的血将尸体都漂了起来。形容死伤很多。 |
秕者先行 | 秕:瘪谷,比喻无价值的东西。形容自己不如别人。 |
苟延一息 | 苟延:苟且延续;息:喘息。指勉强维持生命。 |
简傲绝俗 | 指高傲而超越世俗。 |
钗钏盥沐 | 钗簪与臂镯。泛指妇人的饰物。 |
桃花癸水 | 谓妇女月经来潮。 |
推诚不饰 | 推诚相见,毫不掩饰自己。比喻对人诚实,毫无虚假之意。 |
夹辅之勋 | 辅佐天子的功勋。 |
不二之老 |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