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金戛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敲金击石”。
详细解释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三回:“见头场七篇,敲金戛玉,句句皆盛世元音。”
例子蔡东藩《明史演义》第16回:“重睹汉官仪制,束带峨冠,备聆盛世元音,敲金戛玉。”
基础信息
拼音qiāo jīn jiá yù
注音ㄑ一ㄠ ㄐ一ㄣ ㄐ一ㄚˊ ㄩˋ
繁体敲金戞玉
感情敲金戛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声音等。
近义词敲金击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动声色(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物换星移(意思解释)
- 怒臂当辙(意思解释)
- 薪桂米金(意思解释)
-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意思解释)
- 一十八般武艺(意思解释)
- 佛头着粪(意思解释)
- 羽毛未丰(意思解释)
- 徒陈空文(意思解释)
- 添油加醋(意思解释)
- 飞黄腾踏(意思解释)
- 拨乱返正(意思解释)
- 耳不离腮(意思解释)
- 睡眼朦胧(意思解释)
- 大莫与京(意思解释)
- 东窗事犯(意思解释)
- 魂飞魄荡(意思解释)
- 心坚石穿(意思解释)
- 潜光匿曜(意思解释)
- 如饮水者,冷热自知(意思解释)
- 胶鬲之困(意思解释)
- 向隅之感(意思解释)
- 赏不逾时(意思解释)
- 目无王法(意思解释)
- 楚璧隋珍(意思解释)
- 之死糜它(意思解释)
- 登龙有术(意思解释)
※ 敲金戛玉的意思解释、敲金戛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记忆犹新 |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
画蛇添足 |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
知己知彼 | 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对方(彼:他人;对方)。 |
安邦定国 | 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定:使安定。使国家安定、巩固。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知:晓得,知道。形容学问渊博,无所不至。 |
菊老荷枯 | 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
反经从权 | 反经:不循常规;权:权宜的办法。为顺应形势,违反常规,采取权宜变通的做法。 |
继继存存 | 指前后相承,延续不断。同“继继承承”。 |
空心萝卜 | 比喻无用,肚里无货的人。 |
丰富多采 | 内容丰富,花色繁多。 |
沦落风尘 | 沦落:因生活所迫而漂泊、堕落;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多指女子因生活所迫沦为妓女。 |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
处士横议 | 处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横议:随便议论。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 |
累苏积块 | 重迭的土块和堆积的柴草。形容居住的地方很简陋。同“累块积苏”。 |
惩羹吹虀 | 羹:浓汤;虀:通“齑”,咸菜。被热羹烫过的人,吃凉菜也要吹一吹。比喻鉴于以往的教训,遇事过分小心,该做的不敢做或举措失当。 |
含血吮疮 | 吮:用口吸。用嘴吸出病人疮里的脓血。比喻将领十分关心爱护士卒。 |
漫天要价 | 无限度地乱要价。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 |
物论沸腾 | 沸腾:水涌起的样子。议论纷纷,指舆论强烈。 |
陷坚挫锐 | 陷坚:攻破敌阵;挫锐:挫败敌人锐气。攻陷敌阵,挫敌锐气。 |
待诏公车 | 诏:皇帝的命令;公车:官车或官署。指在公车或官署准备听从皇帝的召唤。 |
蜀鄙之僧 | 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文中暗喻天资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
要离断臂 | 称颂死者操守高洁之典。 |
二不挂五 | 方言。谓不整齐。 |
九品莲台 | 佛教净土宗认为:修行完满者死后可往西方极乐世界,身坐莲花台座,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浅不同,而所坐莲台有九等之别,九品莲台是最高一等。 |
玉殒香消 | 形容女子消瘦憔悴。 |
疏庸愚钝 | 亦作'疎庸'。见'疏慵'。粗疏平庸。 |
洒泪而别 | 不辞而别bùcí’érbié∶不向人告别就离开他不想跟她去商议,他得走,想好了主意,给她个不辞而别。——老舍《骆驼祥子》 ∶不辞而别,匆匆离去,偷偷地离开,尤指未付款而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