韫匵而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亦作“韫椟而藏”。
详细解释
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明唐顺之《与白伯伦主事书》:“若以自珍,则秖为韞匵而藏;若以相奉,则可谓不失旧物。”亦作“韞櫝而藏”。明沉鲸《双珠记·与珠觅珠》:“叹明珠当时悬项,又不是韞櫝而藏。”《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晋楚相持,吾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些神箭,当奏闻吾王,美玉不可韞櫝而藏。”参见“韞匵”。
【解释】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亦作“韫椟而藏”。【出处】明·唐顺之《与白伯伦主事书》:“若以自珍,则秖为韫匵而藏;若以相奉,则可谓不失旧物。”明·沈鲸《双珠记·与珠觅珠》:“叹明珠当时悬项,又不是韫椟而藏。”【示例】《东周列国志》第五八回:“晋楚相持,吾王正在用人之际,两位将军,有些神箭,当奏闻吾王,美玉不可韫椟而藏。”
百科解释韫匵而藏,拼音为yùndúércáng,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亦作“韫椟而藏”。
基础信息
拼音yùn dú ér cáng
注音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厚颜无耻(意思解释)
- 造因结果(意思解释)
- 面面相看(意思解释)
- 剖析肝胆(意思解释)
- 不甘寂寞(意思解释)
- 尊古卑今(意思解释)
- 执法不阿(意思解释)
- 不可胜书(意思解释)
- 日试万言(意思解释)
- 三思而后行(意思解释)
- 谆谆教诲(意思解释)
-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意思解释)
- 无颜落色(意思解释)
- 夹道欢呼(意思解释)
- 大旱望云霓(意思解释)
- 延口残喘(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魄散九霄(意思解释)
- 吊儿浪荡(意思解释)
- 沂水弦歌(意思解释)
- 吹毛求瑕(意思解释)
- 豪厘之差,将致千里(意思解释)
- 积极修辞(意思解释)
- 钻穴踰墙(意思解释)
- 胸中怀刀(意思解释)
- 撒赖放泼(意思解释)
- 七返灵砂(意思解释)
- 逢新感旧(意思解释)
※ 韫匵而藏的意思解释、韫匵而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老妪能解 | 老妪:老年妇女;解:解读;明白。老年妇女都听得懂。后用以形容诗文通俗明白;浅显易懂。 |
肺腑之言 | 肺腑:指内心。发自内心的真挚诚恳的话语。 |
人生何处不相逢 | 〖释义〗指人与人分手后总是有机会再见面的。 |
分文不受 | 分:指银子计量的最小单位;文:指制钱的最小单位。一个钱也不接受。比喻不计报酬。 |
无衣之赋 |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以“无衣之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 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
破落户 | 无赖或指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
青堂瓦舍 | 堂:高大的屋子。青灰砖砌的堂屋,灰瓦盖顶的住房。指大瓦房。 |
折冲厌难 | 谓能压服困难,御敌致胜。 |
三节两寿 |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
开心写意 | 写:通“泻”,宣泄。开诚相待,披露心意。 |
慎终如始 | 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
风流罪过 | 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 |
海涯天角 | 犹言天涯海角。谓僻远的地方。 |
公耳忘私 | 见“公尔忘私”。 |
后不僭先 | 僭:超过本分。指后来的人不超越先来的人。 |
遗声馀价 | 指前人死后在社会上流传的声誉和评价。 |
清原正本 | 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
发蒙启滞 | 发蒙:启发蒙昧;滞:不流通。启发蒙昧,打通阻塞。 |
析毫剖芒 | 亦作“析毫剖厘”。分割剖析毫毛芒刺。形容剖析细微透彻。 |
张机设阱 | 张:设网捕捉;机:机关;阱:陷阱。军事上设立机关,布里陷阱,捕捉敌人。指设置暗障,陷害别人。 |
以叔援嫂 | 《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后以“以叔援嫂”谓权宜行事。 |
一字褒贬 | 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精神涣散 | 精神:神志,心神;涣散:分散,散漫。形容精神分散不集中。 |
聚讼不已 | 多人在一起争论不休,没有一致看法。 |
不相伯仲 | 不相伯仲,汉语成语,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
鹅鸭之争 | 指细小的矛盾。 |
旧欢新宠 | 昔日的欢乐。指以前所爱的人。 |